龍年初春,記者剛走進畫家李秋雨的工作室內,便感到一股濃郁的墨香撲鼻而來。在墻壁的四周,掛滿了他近期創作的花鳥畫作品,讓人仿佛走進了一個鳥語花香的花鳥世界,讓人耳目一新。
當年,無論李秋雨青年時經歷的文化大革命,還是三年的“上山下鄉”,他都沒有丟下自己所喜愛的繪畫藝術。1971年,李秋雨回到城里進入工廠工作,并負責辦廠里的黑板報。由于出色的辦黑板報工作,他半年后就被調入工廠所屬的子弟學校當美術老師。為了讓自己的繪畫事業更上一層樓,李秋雨于1976年進入河南大學藝術系深造。在邱光正、馬玉林、朱欣欣、劉泮峒等名師的指點下,李秋雨對繪畫藝術的認知得到全面提升,為學習中國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其學習中國畫過程中,深得賀志伊、馬基光、丁中一等名師的真傳實教。上世紀80年代,李秋雨走出校門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先后求教于我市桑凡、徐玉慶、李國慶等書畫名家。多年來,李秋雨曾多次攜作品參加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書畫展,并多次獲獎。早在1983年,他的作品曾入選“全國職工展”,并被全國總工會主辦的雜志刊登。
經過多年的錘煉,李秋雨的寫意花鳥畫作品形成大寫意風格,簡練概括,靈動飄逸。他不僅吸收傳統,還大量寫生,使自己的創作既具傳統功力,又不脫離自然,頗具時代氣息。李秋雨常到野外進行觀察,對寫生的重視使他的筆墨更加富有個性。李秋雨的寫意花鳥畫題材較為廣泛,他在作品中以生動的墨韻與時斷時續的線條傳達出各種花鳥特有的神采,不僅造型生動活潑,而且顯出勃勃生機,賦花草以生命,寓鳥蟲以人情。無論竹子、牡丹、梅花,還是公雞、山石,都在構圖上突出線條的起伏交錯,用筆準確、簡練、樸拙,使繪畫語言的抽象性和可感性得到完美統一。本報記者 張東偉【原標題:簡練概括 靈動飄逸——記畫家李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