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出賣的黃樵松將軍
2014/12/4 8:45:5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黃樵松原名黃德全,字道立,號怡墅,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尉氏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黃樵松的父親后來開了一家小店,以此供養黃樵松讀書。1922年,立志報國的黃樵松投筆從戎,報考了馮玉祥的學兵團。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組建國民軍,黃樵松被提拔擔任馮玉祥衛隊連連長,不久即升任營長。這一年,馮玉祥與李德全結婚,黃樵松隨待左右,出于尊敬,將其原名德全改為樵松。1930年,馮玉祥在中原大戰中失利后,殘部被孫連仲收編,黃樵松在第二年出任孫連仲部第30軍27師81旅2團團長,隨即跟隨孫連仲參加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二次圍剿,當時擔任27師師長的,正是高樹勛。
抗日戰爭爆發后,已經擔任79旅旅長的黃樵松率部北上參加抗戰,轉戰河北,先后參加了娘子關戰役、臺兒莊戰役、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在此期間,黃樵松被提拔為27師師長。
臺兒莊會戰期間,著名詩人臧克家來到30軍采訪,寫下了《津浦北線血戰記》一書,其中就有黃樵松的事跡和照片。在武漢會戰期間,黃樵松親自指揮保衛鴉雀尖,臧克家在他的長詩《國旗飄在鴉雀尖》中,真實地記錄了這次戰況。詩中寫道:“士兵死了,連排長上去。連長死了,拿營長去填。”“沒有兵力給他增援,送去的是國旗一面。另外附了一個命令,那是悲痛的祭文一篇:‘有陣地,有你。陣地陷落,你要死。錦繡的國旗一面,這是軍人最光榮的金棺’。”1940年春天,臧克家與田漢、碧野再次來到30軍,在這五個多月里,臧克家經常到黃樵松師部作客,并應黃樵松之請,為其物色了一名秘書,兩人分別后,還時常有書信來往。
1945年3月,日軍集結七萬多人,戰車百余輛,于21日分路向南陽、老河口、襄樊進犯。黃樵松此時已調任第68軍143師師長,受命固守南陽,他準備了一口上書“黃樵松靈柩”的棺材督戰,堅守七日后突圍。有人寫過一部名叫《鐵打宛城》的歷史小說,描寫了黃樵松堅守南陽的悲壯場面。
內戰爆發后,黃樵松擔任整編30師副師長,與友軍一起參加了對晉冀魯豫解放區的進犯,1945年10月24日,在邯鄲以南被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包圍,高樹勛率部一萬多人起義,其余各部南逃,途中遭到伏擊,損失慘重,2萬余人被俘。
在此期間,黃樵松的厭戰情緒日益強烈,感慨“撕殺半生,如今還要打內戰,國家何日得安定,人民何日得更生?”對老百姓在戰爭中遭受的苦難極為同情。黃樵松不久請了長假回開封閑住,特意書寫了早年的一首詩作懸掛在自己的住處:“十年戎馬久離家,踏遍關山與水涯。待到功成歸故里,攜兒月下種梅花。”這首強烈向往和平生活的詩作表達了他不愿參與內戰的心情。但是,閑居年余之后,黃樵松還是被強令召回軍中,當時整編30師駐扎于渭南,歸一戰區胡宗南指揮,師長魯崇義調遷后,黃樵松升任30師師長。
1948年7月下旬,蔣介石讓胡宗南派軍增援太原,胡宗南將這一任務交給了非自己嫡系的整編30師,就在部隊奉命集結在西安機場等待空運時,黃樵松稱病住進渭南西關一家醫院,以圖躲避。胡宗南先后三次派人催促,老長官魯崇義、孫連仲也多方勸告,胡宗南最后一次還派人帶著他的手諭到渭南促黃北上,黃樵松只好應命,飛赴太原。
黃樵松樸素爽直,誠懇豁達,平易近人,普通農民家庭的出身使得他特別關心百姓疾苦、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后人的一些回憶文章與他的那首詩作中深切地感觸到。當他率領同自己出生入死的將士們身陷四面楚歌的太原絕地之后,幾番血戰,軍事形勢始終沒有好轉,部隊傷亡得不到補充,面對渺茫黯淡的前途,黃樵松的內心極其苦悶。
1948年中秋節,黃樵松在新城軍部設宴聯歡,席散后黃樵松拉起胡琴,自唱了一段“秦瓊賣馬”,關民權唱了一段“探陰山”,熱鬧一陣之后,有人問道:“老黃,你看太原這戰事前途怎樣?”黃樵松說:“孤城一座,四無依靠,若是再無援軍,將來想再唱‘賣馬’也不可得了。”又有一次,眾人在西北實業公司的宴會上恭維黃樵松,黃樵松在事后對關民權說:“就憑我們這一燈油,能熬幾天呢?”
當高樹勛的信件通過30軍一名被俘的排長秘密送達到黃樵松手中后,黃樵松為了給30軍在黑暗之中尋求一條生路,為了使饑餓苦難之中的三十萬太原百姓及早獲得解脫,毅然決定陣前起義,反戈一擊。
1948年10月31日,黃樵松派遣他的諜報隊長王震宇和諜報隊員王玉甲穿越火線,來到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8縱陣地接洽起義事宜。徐向前接到由8縱轉交的黃樵松的信件之后,回信一封,并派遣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和高樹勛將軍連夜與王震宇進行了會談。會談結束后,胡耀邦準備攜帶徐向前和高樹勛的回信親自隨同王震宇進城與黃樵松面談,出發時又改成了8縱參謀處長晉夫。
1985年7月14日,黃樵松將軍的故鄉,河南省尉氏縣政協委托政協委員于兆福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寫信,請他對黃樵松起義中的幾個史實問題進行回憶。9月6日,日里萬機的胡耀邦在百忙之中親筆回信,對有關史實作了三點答復,關于臨時改由晉夫擔任談判代表進城這一問題,胡耀邦回憶說,當時他把親自進城的想法向徐向前司令員在電話中匯報后,徐向前認為沒有必要親自去,因而改派晉夫以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的身份,帶偵察參謀翟許友以警衛員的身份進城。今天我們回憶起這段史實時,不能不感謝徐向前司令員的小心謹慎與深謀遠慮,否則,新中國將失去一個勤勉開明的總書記。
11月2日,晉夫隨同王震宇進城后,與黃樵松將軍深談一夜。黃樵松將軍提出了四點要求,主要是:起義成功后,由他負責改組山西省政府,保留并擴充30軍,30軍在一年內整編訓練,暫不他調。黃樵松擬訂的起義計劃是:以換防休整為名對30軍進行調動,用一個團從東山前線到太原小東門開辟一條走廊,引導解放軍進城;用一個團占領其它各個城門,斷絕閻軍內外聯系;用一個團直撲太原綏靖公署,活捉閻錫山,脅迫他命令閻軍放下武器,接受改編。
11月3日,黃樵松親自將晉夫送出城外,并派遣王震宇跟隨晉夫再次來到解放軍陣地,與胡耀邦進行起義談判。在與徐向前司令員研究之后,解放軍基本同意了黃樵松的起義條件和起義計劃,但只希望30軍迎接解放軍入城,入城后的戰斗任務全部由解放軍承擔,另外,徐向前司令員在回信中提出,解放軍步兵師均為三團制,沒有旅級編制,請30軍最好照此編制。
就在這一天,黃樵松向深受信任的第27師師長戴炳南宣布了他的起義計劃并安排了任務。戴炳南1905年出生于山東即墨,父親戴憲斌曾在段祺瑞、唐繼堯、閻錫山等人部下當過參謀、副官等職,其弟戴炳麟在原30軍軍長魯崇義手下擔任營長。戴炳南自1932年起就開始跟隨黃樵松,深得黃的信賴和重用,從營長、團長一手提拔到師長,十幾年共事的情誼使得黃樵松對戴炳南深信不疑。早在1948年10月,黃樵松在與戴炳南討論全國戰局時,黃樵松說,東北失利,徐州也不妙,不如早作打算,戴炳南說,時機不到。此次黃樵松宣布全部起義計劃后,戴炳南認為閻錫山手中還掌握有大量軍隊,弄不好會全軍覆滅,請求黃樵松再認真考慮一下,黃樵松說沒有再考慮的必要,并命令他向所屬各團傳令行動。
戴炳南雖然勉強同意了黃樵松的起義計劃,但他對固守太原仍存有一線希望,對參加起義顧慮重重,苦思一天后仍然難以定奪。據戴炳南被俘后的供述,他不愿太原30萬百姓被共產黨統治,不愿對不起老長官孫連仲和魯崇義,不愿在西安的家眷受到牽連,不愿背負叛變投敵的罪名,因而在這天下午六點多找來他的結拜兄弟、27師副師長仵德厚商議對策。參加起義,投奔解放軍,仵德厚不愿參與,他更害怕30軍一旦守不住城門而被閻軍消滅;自殺,逃避艱難的決擇,仵德厚說不值得;告密,仵德厚同意這最后一條出路。隨后,戴炳南又叫來下屬團長歐耐農,歐也同意告密,戴炳南最終下定決心,背叛將他一手提拔起來、同生共死十幾年、把他視為可以托付大事的生死之交的軍長黃樵松。另外,據戴炳南自己宣揚,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在山西任職,為閻錫山的舊部屬,所以他本人與閻錫山早有淵源。閻錫山也常對他的左右說,他和戴炳南是父一輩子一輩的關系。
另一種說法是,戴炳南之所以告密,是受到他的山東老鄉、30軍參謀長仝學曾的勸說。
11月3日晚上11點,戴炳南趕到綏靖公署找到參謀長趙世鈴,喚醒已經入睡的閻錫山,跪陳了黃樵松的起義計劃并表示自己要堅決效忠黨國。閻錫山聽完之后,呆坐半晌無言,只是苦笑。隨后,閻錫山根據戴炳南匯報的情況與趙世鈴、孫楚、王靖國商討對策,重新布防陣地,監視30軍防區,誘捕黃樵松。
12點左右,黃樵松接到電話,讓他到綏靖公署參加軍事會議,黃樵松推脫未去,趙世鈴隨即第二次打來電話,仍未去,閻錫山于是親自出馬,一面打電話邀請,一面派汽車到北門外新城30軍軍部迎接。
黃樵松為人過于簡單,處處警惕不夠。就在這一天的中午,他和戴炳南、仝學曾等人在關民權家中參加午宴時,關民權對解放軍連日來對東山的猛攻極為擔憂,問道:“老黃,共產黨打進來怎么辦?”,黃樵松說:“打進來,你還做你的廳長。”不知就里的關民權說:“恐怕腦袋也保不住了,還做什么廳長。”黃樵松沖口而出:“我保你!”隨即又自覺失口,掩飾說:“說笑話吧。”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黃樵松性格上的弱點,這也正是他的悲劇所在。
在如此微妙的時刻,黃樵松卻未能警覺出接二連三的邀請后的反常,乘車來到了綏靖公署,一進副官處即被拘捕,并從身上搜出徐向前、高樹勛寫給他的信件。第二天早晨,隨同王震宇再次入城的晉夫剛剛進入閻軍陣地,就被恭候多時的憲兵逮捕。
閻錫山逮捕黃樵松、晉夫之后,立即向蔣介石報告,11月6日,閻錫山按照蔣介石的電令,將黃樵松、晉夫等人經北平飛解南京。此時,黃樵松的老長官孫連仲正擔任南京衛戍司令,蔣介石首先將黃樵松交給孫連仲的衛戍總部接收。在初審時,國民黨官員一度懷疑晉夫同志就是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政治部主任胡耀邦。孫連仲或派人或親自與黃樵松約談幾次之后,向蔣介石做了當面回復。不久,蔣介石即指令組織國民黨國防部特別法庭進行了兩次會審,以“率部投降共軍”的罪名,判處黃樵松、王震宇死刑,以“煽惑軍人逃叛既遂罪”,判處晉夫死刑,三人均拒絕在判決書上簽字。翟許友因為沒有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翟許友建國后被打成“叛徒”,送入安徽“五七”干校學習。
黃樵松被捕后,第30軍參謀長仝學曾飛回西安向胡宗南做了匯報,黃樵松在西安的住宅被查抄。黃樵松的妻子王怡芳當時正在產褥期中,立即拋下嬰兒趕往南京營救,但她從到達南京直至黃樵松被害的半個多月中,雖多方奔走,想盡辦法,也始終未能與丈夫會面。黃樵松在太原被捕后,曾在一張名片上寫下了“怡芳,今后仰事俯畜全靠你了,來生再見”的托付請求閻軍將領轉交王怡芳。此后,他又在獄中寫下了《臥室頌》、《驪歌》、《黑暗的早晨》和《鐵窗晚眺》等詩作,借以發泄憤懣的心情,抒發對親人的深切思念。他在《述懷》一詩中寫道:“戎馬仍書生,何處掏虎子?不愿蠅營活,但愿藝術死。”就在開庭宣判前一天,黃樵松給妻子寫好了《遺書》,書中回憶了他們夫妻間十幾年的恩愛生活,談到了年邁雙親和七個幼年兒女的生計,囑托身后之事要從簡料理,并表達了自己“平生酷愛藝術,今為藝術而死,夙愿得償”的心情。
11月27日,黃樵松、晉夫、王震宇三人被槍殺于南京江東門外中央軍人監獄刑室。其后,王怡芳出重金買通獄卒運出三人遺體,置棺立碑安葬于莫愁湖畔。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方網(200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