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洛陽之最 >> 瀏覽洛陽

二十四節氣最早在洛陽總結提出

2013/3/1 16:42:33 點擊數: 【字體:

 
    中國古代洛陽附近的先民最早總結出了反映氣候變化的二十四節氣。

    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季節的變化,中國古代歷法中所特有的關于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和安排經歷了很長的發展過程。《尚書•堯典》中已記載有二分二至的初始概念,其中所謂“日中”(仲春)“日永”(仲夏)、“宵中”(仲秋)、“日短”(仲冬)分別相當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據研究,“四腫中星”最晚是商末周初時的實際天象,也可以說至此人們已經取得了這項觀象授時的重要成果。《左傳》中已有“分、至、啟、閉”,即兩分(春分、秋分)、兩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八節的記載。雖然全部二十四節氣名稱在西漢初的《淮南子•天文訓》中才出現,但戰國末成書的《呂氏春秋》中已記載有二十四節氣的大部分名稱。

    二十四節氣所反映的一年中冷暖干濕等氣候的季節變化,符合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實際情況。有人將二十四節氣與黃河中下游近代氣象相比較,發現大、小暑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雨水與平均初雨日期較吻合,小雪節與平均初雪日期相一致。霜降節接近平均初霜日期,是一年中生長季節的結束。驚蟄與10厘米地溫通過溫度5℃的日期相近,標志著春耕季節的到來。小滿、芒種是黃河中下游大麥、小麥的灌漿期和成熟期。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氣溫此時已上升到12oC以上,是北方春播的黃金季節。二十四節氣的產生,不僅反映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農業氣候的精辟認識,而且較準確地反映了由于地球公轉而形成的日地關系,成為掌握農時季節的可靠依據。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陰陽合歷通過它而具有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所以在民間一直流傳至今。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