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無意間買得
這枚紀念章(右圖)呈橢圓形,長約4厘米、寬約3厘米,正面隱約有藍色漆跡,中間部分為黃色,借助放大鏡可看到上面刻有“自由縣秋季運動大會優勝紀念獎章”字樣,背面有“寶華足銀”4個小字。
和先生說,自己平時喜歡收藏,2010年在天子駕六博物館附近的古玩店里無意間看到了這枚徽章。“當時不知道自由縣這個名稱,挺好奇的,就買了。賣家也不知道徽章的來歷。”和先生說。
資料難覓,無法確定發行年份
之后,和先生問了好幾個收藏界的朋友,仍未獲悉這枚紀念章的來歷。為弄清楚紀念章的具體信息,和先生一有空就到市圖書館查閱史料。
原來,1927年,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設立博愛、平等、自由、民權四縣。自由縣轄區包括當時洛陽縣龍門南伊河東岸的草店、彭婆、水寨、白沙、程莊、竇村、茹店,登封縣的愈西里(今江左、半坡兩鎮)、呂店里(今呂店鎮),伊陽縣(今汝陽縣)的椿樹嶺、陶營、大安、內埠、蟒莊,臨汝縣(今汝州市)的臨汝、官莊、鰲頭、高水泉、東均天、神溝等地。轄區東西長約22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今伊川縣白沙鎮即為當時自由縣縣政府所在地。
平等縣在自由縣西,兩縣以伊河為界。當時的平等縣大體包括現在伊川縣的城關、鴉嶺、高山、鳴皋和嵩縣的田湖等鄉鎮。1932年,河南省政府將平等、自由兩縣合并,設立伊川縣。
不過,和先生幾乎翻遍了關于原自由縣的藏書和檔案,都不見關于“自由縣秋季運動大會”的記述。對此,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自由縣存在時間短,加之不少歷史檔案因戰亂丟失或損毀,找不到也屬正常。
今年3月,和先生專門前往白沙鎮,詢問多位老人,最后只是找到了一些自由縣殘存遺址,沒有人知道那時開過運動會。
“我想知道這個東西具體是哪一年的?當年情形如何?如果這枚紀念章能被專家們找到其資料,沒準兒能成為我市體育史上的重要物證呢。”和先生說。
專家:是我市較早舉辦運動會的見證
洛陽民俗博物館館長王支援表示,從紀念章的外觀和材質來看,可以確定是民國時期的東西。根據紀念章正面及背面信息來看,此紀念章應為原自由縣縣政府主辦的一次運動會頒發給優勝者的銀質紀念獎章,可能是田徑等普及較早的運動項目紀念章。
王支援說,自由縣存在時間較短,加之是運動會的優勝獎章,其發行量很少,存世量應該更少,且背后的“寶華足銀”標明品質,作為我市較早開展全民體育運動的見證,彌足珍貴。但由于戰亂和多次變故,關于自由縣的檔案已基本難覓,當時運動會的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探尋。本報見習記者 蘇楠 文/圖(原標題:看,民國時期的運動會紀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