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老城別樣美麗
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暢(右前)參觀老城,聽取工作人員講解。
□記者牛潔趙攀明文張琮攝影
核心提示|昨日,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專家研討會舉行,國內頂級專家聽取了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一期)匯報,并提出修改意見。另外,記者獲悉,已于今年10月份開工的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一期工程,預計明年10月份完工。
最新進展
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有了“智囊團”
昨日,在研討會之前,洛陽市還舉行古城保護與整治專家顧問團成立大會,共聘請國內6位著名的建筑專家成為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的顧問團成員。
6位專家分別是: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暢、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胡紹學、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何玉如,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總建筑師黃星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存東、蘇州大學室內設計系主任劉偉。其中,周暢為專家顧問團團長,他表示,顧問團會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為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建言獻策,同時也希望能為我國舊城改造建設打造一個有借鑒意義的案例。
據悉,專家顧問團將對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建設進行全程跟蹤和定期指導。
項目信息
一期工程預計明年10月完工,原街巷體系將被保留
研討會上,北京華清安地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和天津舞臺科學技術研究所等設計單位分別匯報了《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一期)》和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中的文化資源的活化和轉化方案。
“一期工程主要是圍繞著府文廟片區進行改造,范圍包括東至成功街,西至中和巷,南到東和巷,北至操場街、明新街及府文廟片區,規劃面積201畝。”老城區古城保護與整治辦公室王延生主任介紹,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0月動工,預計明年10月完工。
“府文廟片區改造時將保留原有的街巷體系。”王延生介紹,與單幢建筑的保護不同,歷史街區保護更注重保護整個片區的建筑肌理和文化。“將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原有肌理,一棵樹和一塊石頭都不會輕易挪動。”
對于府文廟片區內的董家、于家等古建筑,記者了解到,依據規劃,在一期項目工程中,將保留原有的院落格局與尺度。
觀點碰撞
商業區居住區是“分開”還是“在一起”
避免混亂,商業、居住體系要分開
胡紹學介紹,從文化街區成功案例來看,一般都把商業和居住這兩部分分得比較清楚。要采取雙系統模式,即文化旅游商業系統和居住生活系統,而且要分開,一旦商業和居住不分,易造成交通混亂。
商居適度結合,會有意想不到效果
深圳市建筑設計總院設計總監、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徐昀超則認為,如果適度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可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住宅區穿插一些文化因素,可能會起到激活住宅項目的效果。
古城風格是“一條主線”還是“百花齊放”
以一個時期文化為主,避免雜亂無章
“晉朝、三國、漢朝、唐朝……各個時期的洛陽都很了不得。”胡紹學表示,洛陽文化內涵豐富。如此長的時間跨度及較大的文化差異,最終要落實在建筑文化上,但區域面積是有限的,這就需要以一個時期的文化為主,否則就顯得雜亂無章。
多個時期文化并存,體現時代漸進性
深圳市建筑設計總院總建筑師、全國建筑設計大師孟建民認為,各個時期的文化都有其特點,可將其融合在一起,突出層次感,體現時代的漸進性以及文化的多樣性。此外,也有專家提出,老城區范圍內有多種文化,這也是老城的一大特點。
保護原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體現真實歷史
研討會上,專家們暢所欲言,觀點各有不同,但對于古城保護與整治過程中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幾乎是異口同聲。
“作為歷史建筑必須真實,如果虛假的話,就是影視基地,而且歷史建筑如用傳統方法修繕,一定要用傳統材料才能保證真實感。”提起建筑形式對文化的傳承,黃星元的觀點明確且“犀利”。也有專家補充道,洛陽老城區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遺產,在利用文化資源時,應準確找到這些資源的歷史依據,增加可信度。
與此同時,專家們對古城保護與整治過程中的創新做法非常期待。“我們所做的東西并不是簡單的還原、再造,因為我們不是在還原古董,在創新過程中要創造‘未來中的過去’,傳統和創新怎樣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中科院設計院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建筑師崔彤表示。
項目分析洛陽歷史文化厚重,但優劣勢并存
作為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專家顧問團團長,“任職”第一天,周暢就對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進行了分析。
周暢認為,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工作有其自身優勢。首先,古城是洛陽整個城市、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寄托,洛陽古城完全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也有這個義務,將厚重的文化表現、發揚出來;其次,除了歷史文化遺址和傳說外,今天的古城里面,還有許多手工業作坊、地方工業品等“活的文化”;第三,古城部分建筑遺存對今天的規劃和布局有借鑒價值,可以通過街巷文脈、規劃布局等得到歷史文脈上的延續,并為規劃設計提供依據。
同時,周暢也提出了古城改造與整治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由于歷史變遷、戰亂頻繁,很難找到完整的歷史文化遺跡;第二,洛陽在隋唐時期最為昌盛,但保留下來的多為明清建筑,且大多比較雜亂,不能反映洛陽歷史上的盛況;第三,古城雖有很多民間傳說,但沒有圖像資料、文字資料,很難找到依據,這是非常困擾規劃師、建筑師的問題。
專家建議項目的設計工作應遵循四原則
對此,周暢對關于洛陽古城保護與整治項目設計工作中應遵循的原則,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應該主題鮮明,切忌雜亂無章和堆砌。應該明白要以什么時期、什么題材、什么形式、什么風格來表現古城,這個問題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回答。”周暢說。
其次,應定位準確。西安定位于唐風,洛陽到底是什么?在下一步規劃的時候,要把定位做準確。再次,應遵循文化優先。注重文化的挖掘、文化的保護、繁衍、傳承、發揚5個問題。
最后,應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的感受,否則會造成項目形式很好看,但不吸引人,將在經濟上給開發單位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