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再探八小景”之東城桃李 花相似,人不同

2014/4/24 16:34:50 點擊數: 【字體:

“再探八小景”之東城桃李 花相似,人不同

城東桃李芳菲盡,老城楊柳正青青
 
    聽說牡丹開得正好,昨日黃昏,我和朋友到隋唐城遺址植物園賞花。

    月已初升,闊大清幽的園子里暗香浮動,朦朧中可見大片大片的牡丹,在如水月色中閃閃發光,美麗出塵,如夢似幻,竟讓人產生我便是花、花便是我的奇妙感覺。

    說來有意思,在洛陽八小景中,有東城桃李、瀍壑朱櫻等,卻不見牡丹;在洛陽八大景中,也不見牡丹的芳名。洛陽牡丹甲天下,不必“封”景,自是好風景。

    東城桃李可沒有牡丹這么大的名氣,它的一段風流史,或許只有千年前的洛陽人最懂。

    東城,是隋唐時期洛陽皇城的一部分,據說當時朝廷有許多重要機關設在東城。精英們辦公的地方,環境當然不會差,但城內壁壘森嚴,即便姹紫嫣紅開遍,老百姓也無緣得見。

    人們稱道的桃李,其實在東城以東的街市中,也就是如今老城的南大街、北大街以東,唐寺公式、塔灣以西。這一帶是隋唐東都的東北隅,原有北市、銅駝等二三十個平民里坊。里坊里街道整齊,河渠縱橫,大街小巷楊柳依依、桃李繽紛,風光明媚。

    桃李若能言,先得感謝隋煬帝。

    隋煬帝好色,喜歡女人,喜歡花柳。京都洛陽人在他的號召下種芍藥、荷花等,種得最多的是楊柳和牡丹。

    唐代人仍愛牡丹,卻把對楊柳的偏愛分了一半給桃李。柳絮除了隨風飄,沒有他用,桃子和李子可是能下肚的。

    春日燕歸來,且看東城內外,桃花紅,李花白,那真是人在景中走,心在畫中游。

    一樣的桃李,不同的人看了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贊“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有人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后者相傳乃唐代詩人劉希夷發的感慨。

    劉希夷大概心情不好,別人看花喜笑顏開,他看花卻覺傷懷,還寫了一首《代悲白頭翁》遣懷:“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你看他這柔腸百轉的小心肝,比葬花的林黛玉還可憐。不過劉希夷比曹雪芹早生了數個朝代,如此可知林黛玉“東施效顰”,向他學樣兒。

    林黛玉是悲劇下場,劉希夷也是如此。據《唐語林》記載,劉希夷的舅舅宋之問,嫉妒外甥詩寫得精妙,想侵占“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版權,但劉希夷不同意。宋之問很生氣,就用裝了土的袋子把外甥活活壓死了。

    欣賞美,是一種能力;尊重美,是一種修養。有人賞花,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有人賞花,卻要折花、偷花回家,這種人與宋之問有何不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4-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