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 于立霄)為發揮旅游資源優勢,共同促進世界遺產保護與發展,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9日在北京宣布成立。
自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至今,中國已擁有48處世界遺產,分布在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澳門特別行政區,遺產總數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在聯盟成立大會上致辭時表示,聯盟成立就是將世界遺產的優質旅游資源整合起來,在國內及國際形成品牌,使世界遺產成為旅游圣地。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放寬視野,推動成立一批跨區域、跨地域、多層次、多類型的旅游宣傳推廣聯盟。
北京市副市長程紅在致辭中稱,北京擁有7處世界遺產,在世界的城市中極為罕見,如此豐富的世界遺產,完全可以打造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名牌,集中向世人展示向世界推廣。聯盟成立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展示平臺和窗口。
程紅希望各界利用聯盟這一平臺,共同打造世界級的中國世界遺產精品旅游路線,開發具有中國特色、主題鮮明的旅游產品,為入境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更具文化內涵的旅游服務。讓聯盟以及聯盟的產品和線路,成為中國旅游向海外推廣的精品線路,從而展現中國世界遺產的魅力。
聯盟由北京市旅游委牽頭發起,聯合相關省市旅游部門成立,首批會員單位32家,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廣東、新疆等省市自治區,北京、西安、杭州、承德、洛陽等城市,以及四川都江堰、貴州荔波、赤水世界遺產景區。
頤和園園長作為北京代表,在當天的成立大會上向聯盟成員單位和社會各屆發出倡議:“世遺為民,我為先鋒。世遺保護,責任共擔。我們要通過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讓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中國社會,領略中國美景,感知中國歷史,理解中國文化,從而促進中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