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漢旗城子山遺址全景
本報記者 李佳霖 駐內蒙古記者 阿勒得爾圖
6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敖漢史前考古研究基地、敖漢旗人民政府主辦的“《紅山文化研究》首發式暨紅山文化遺址調查與保護工作座談會”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召開。在會上,《紅山文化研究》進行了首發,隨后,參會的相關專家學者對紅山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利用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紅山文化研究》首發
《紅山文化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著,分上、下兩冊,共九章近150萬字,是目前關于紅山文化研究最全面的著作。
該書系統梳理了紅山文化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材料,對紅山文化發現與研究歷程、類型與分期、聚落空間分布特點、埋葬習俗、祭祀遺存、經濟形態、原始宗教、手工業生產專業化與社會分工、社會分化與等級制度確立、與本地區以及相關地區考古學文化關系等進行了深入探討,最終確認距今5300年至5000年的紅山文化晚期晚段,以牛河梁遺址上層積石冢階段的埋葬和祭祀遺存,以及興隆溝、那斯臺等不同規模的聚落遺存為代表,遼西地區進入初級文明社會,紅山文明最終形成,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原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紅山文化研究》得到了業界的充分肯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表示,紅山文化發現已將近80年,之前對其還缺乏系統與深入的研究,在其分期、分區、類型、年代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待深化。現在此書的出版,會對紅山文化的研究起到促進作用,使這一中華五千年文明重要實證的文化內涵和輝煌成就更為國內外學術界所了解、認識。
赤峰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于建設認為,該書創新點很多,界定了很多紅山文化研究非常模糊的問題,將會對紅山文化傳承和所在地區的文化自信提升產生深遠影響。“紅山文化研究現在已經成為顯學,國內學者提出創建紅山文化學的構想,《紅山文化研究》的出版,使得紅山文化學的創建更近一步。”他說。
最新調查成果頗豐
敖漢旗是紅山文化的核心區域,旗內有城子山遺址、興隆溝遺址等重要紅山文化遺址。《紅山文化研究》是階段性成果,而對紅山文化遺址的保護一直在進行。在座談會上,內蒙古紅山文化博物院院長田彥國表示,2016年,敖漢旗文物部門對旗內的古文化遺址進行了再次調查,成果頗豐。
田彥國介紹,4月5日,敖漢旗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強古文化遺址保護的通知”,并由分管的副旗長和各鄉鎮蘇木簽訂了敖漢旗文物保護工作責任書。在此基礎上,敖漢旗文物部門組成4個田野調查組,每組4人,到全旗15個鄉鎮蘇木進行田野調查工作,至6月11日第一階段調查結束。
兩個多月的調查成果頗豐。田彥國表示,城子山遺址周邊一直未發現大型居住遺址,此次田野調查中,第二組普查隊在其周邊發現4處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的大型聚落。同時,第一組普查隊在中水泉西北發現帶有雙重環壕的大型紅山文化聚落,面積達10多萬平方米。在八旗元寶山西側發現大型紅山文化積石塚,面積約3500平方米。第三組普查隊在牛古吐鄉西河村北發現一處紅山文化聚落址,面積達6000平方米,并獲取了一大批文物標本和珍貴文物,包括紅山文化彩陶器座、渦旋紋彩陶甕腹片、遼代人面紋瓦當等。“這次田野調查,再一次印證了敖漢旗是紅山文化的核心區域。”田彥國說。
“在調查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田彥國說,比如盜掘遺址的現象仍很嚴重,群眾文物保護意識較弱等,這提醒我們在遺址巡查、保護,文物保護宣傳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讓文化資源發揮當代價值
要讓文化資源發揮當代價值,這是目前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共識。在敖漢旗,這不是一句虛話。2002年,在興隆溝遺址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粟,證明距今近8000年的古代先民已經開始種植粟食用。因為這一考古發掘,2012年,敖漢旱作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4年,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敖漢旗“中國小米之鄉”稱號。與這些榮譽相伴而來的是小米價格的提升和農民收入的提高,記者了解到,在2012年之前,一斤小米價格為1元多,如今,普通包裝的小米9元/斤,真空包裝的小米為15元/斤,禮品裝的精選小米最高價可達80元/斤。“近幾年,敖漢旗大力發展谷子等雜糧產業,全旗谷子種植面積由2010年的32萬畝增加到2015年的85萬畝。”敖漢旗旗委書記邱文博表示。
正是由于“保護”帶來了“發展”,敖漢旗政府對遺址保護分外用心,比如在2016年“坡改梯”工程開始前,對工程范圍內的土地進行了遺址調查,并對發現的遺址進行標識、保護;每次涉及文物工作的會議,都會召集全旗林業、農業等部門,以及相關鄉鎮負責人參會。
在座談會上,興隆洼鎮負責人表示,敖漢旗史前遺址4000多處,興隆洼鎮有400多處,其中國家文保單位就有興隆洼遺址、興隆溝遺址、大甸子遺址、燕長城遺址4處,保護任務很重,將按照文物部門的要求,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在做好文物保護、宣傳工作的同時,做好小米品牌推廣。”四家子鎮負責人也表示。
“敖漢旗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矛盾在敖漢旗會得到妥善解決,因為我相信一個文物大旗不會永遠是一個貧困旗。”在目前很多地方提“保護”就要“效益”的形勢下,邱文博的這句話發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