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當傳統觀念遭遇現代立法精神——河南寶豐32件被盜陪葬品的歸屬權之爭

2014/7/15 15:04:27 點擊數: 【字體:



當傳統觀念遭遇現代立法精神——河南寶豐32件被盜陪葬品的歸屬權之爭

    近日,河南寶豐一起因盜墓引出的文物歸屬糾紛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盜墓賊被抓后,繳獲的32件陪葬品,經鑒定為清代文物。墓主后代鄭氏兄弟認為,被盜墓為其曾祖父墓葬,陪葬品應該歸他們家人所有,遂要求公安局和文物局返還扣押的隨葬品,在協商未果后,鄭氏兄弟將公安局和文物局告上法院。目前該案已經審結,法院最終做出32件文物歸國家所有的裁決。

糾紛——隨葬文物究竟歸誰所有?

    據鄭氏兄弟介紹,二人系兄弟,祖籍在寶豐縣商酒務鎮商酒務村,曾祖父鄭汝麒于1930年去世,葬于寶豐縣商酒務鎮商酒務村東。1969年11月,因修建焦枝鐵路,二人將鄭汝麒墓葬遷至寶豐縣商酒務鎮商酒務村北現薛楊公路北側。

    2011年4月4日夜,張某等人在盜掘二人曾祖父的墓葬時被抓獲,張某等人從墓中盜掘出翠鐲、翠扳指等32件隨葬物品。經鑒定,上述涉案的32件隨葬物品屬清代文物,其中7件為3級文物,其余為一般文物。涉案物品由寶豐縣公安局扣押后,移交給寶豐縣文物局收管。

    鄭氏兄弟認為,陪葬品是從自己曾祖父的墓中盜出的,理應歸他們所有。于是,二人向寶豐縣公安局和寶豐縣文物局提出申請,要求返還其扣押的32件隨葬物品,文物局未予返還。二人遂將寶豐縣公安局和寶豐縣文物局告上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歸還32件隨葬品。

    面對原告訴訟請求,寶豐縣公安局稱,公安局的行為是刑事司法行為,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且案結后已按規定移交寶豐縣文物局。寶豐縣文物局則認為:根據《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內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于國家所有。”本案爭議物品經鑒定屬清代文物。原告要求返還的文物依照國家文物法的規定,應歸國家所有。

釋疑——傳統觀念應服從現代立法

    對于私人是否可以擁有文物,我國文物保護法第六條規定,“屬于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傳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韓國河表示,雖然法律允許私人擁有文物,但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打比方說,難道曹操的后人能去要曹操墓的文物,康熙的后代能去要故宮的文物嗎?按照《文物保護法》的理解,對于“隨葬品”這樣一種事物,物品原來的所有人已經去世,后人的陪葬行為又可被認定為放棄了對“物”的所有權,那么,被挖出來之后,國家或集體就取得了所有權。

    河南棟梁律師事務所薛少卿律師認為,本案爭議物品經鑒定屬清代文物。原告要求返還的文物依照國家文物法的規定,應歸國家所有。兩審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作為老百姓的傳統觀念認為我家祖墳的東西就應該歸自己所有,這是一個傳統觀念與現代立法精神如何正確認知的問題。建議地方政府要做好普法宣傳工作,提高普通百姓的法制觀念,同時,應當綜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給予墓主的后代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補償。最終,讓老百姓從內心理解和支持國家關于文物保護的法律規定。

判決——法院判決文物歸國家所有

    一審法院審理后,遂依據相關法律,駁回原告鄭氏兄弟的訴訟請求。鄭氏兄弟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人上訴稱:如果墓葬是無主的,當然歸國家所有,但該墓葬是其曾祖父的,祖先的墳墓只要是傳承有序的有主之人,就應該歸這個家族的后人所有。該案中的墓葬品不歸屬于《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任何一項(類)。

    平頂山中院審理后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及處理并無不當。最終做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裁決。針對此案,主審法官表示:地下文物屬于國家,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目前的司法解釋中沒有例外。

    據悉,我國文物法第五條規定,中國境內出土的文物歸國家所有,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民法通則中第七十九條也有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對于已經明確了的,確實是自己家的祖墳,在遷移的過程中發現其中有陪葬的物品,可以請文物部門進行鑒定、考證,看是否屬于文物。如果屬于文物,就歸國家所有;如果只是屬于一般的陪葬物品,就歸其法定繼承人合法繼承。(本報記者 劉先琴)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4-07-15)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