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禾人面紋方鼎
牛角形耳云紋鼎
長沙元年銅鼎
牛鑐鼎
陶蓋鼎
獸面紋鼎
北子銅鼎
鼎對于中國來講意義非凡,它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器皿,從烹飪器皿發(fā)展到祭祀禮器,再到國之重器,鼎在中國歷史文化發(fā)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但中國地大物博,地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同樣是鼎,造型、功能、含義也不盡相同。2013年9月27日~2014年1月5日,河南博物院聯(lián)合全國20余家文博單位共同舉辦“鼎盛中華——中國鼎文化展”。
140余件(套)文物將齊聚中原,通過“鼎之初現(xiàn)”、“華夏定鼎”、“鐘鳴鼎食”、“問鼎中原”、“革故鼎新”、“鼎盛中華”六部分,從最原始的陶鼎、國之重器的銅鼎,直到今天民族團結(jié)鼎、世紀寶鼎等,再現(xiàn)鼎在中國歷史上的使用與演變,詮釋中國特有的“鼎”所包含的文化屬性,揭示鼎由炊器發(fā)展為禮器,進而成為國之重器政權(quán)的象征,最終上升為文化符號的發(fā)展歷程。
這是國內(nèi)第一次關(guān)于“鼎”的大展示。也就意味著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員要在緊張籌備期間北上南下,將遍布全國20余家文博單位收藏的“鼎”借到河南博物院集中展示。9月14日~16日,作為平面媒體唯一受邀單位,大河報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南下武漢、長沙,通過“尋鼎之旅”的一條支線來一探鼎中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