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駐河南記者張瑩瑩)3月16日,記者獲悉,未來兩年內河南省文化廳將實施“河南省傳統美術搶救保護工程”,進一步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效途徑,維護中原文化生態的多樣性。
該工程將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對河南省內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內的傳統美術類項目進行調查摸底。并按照“六個一”的標準,為每個項目建立一套紙質和數字記錄檔案、編輯一批書籍圖錄、拍攝記錄一批項目和傳承人、征集一批實物和作品、建成一批專題展示館、培養一批非遺保護人員。
河南省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量多,品種豐富,全省有價值的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近兩萬條。河南傳統美術類項目普遍規模不大,分布在全省各地市,不同地區均有不同品種的項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