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隨著春節的臨近,靈寶市焦村鎮溝東村農民張秀云大娘又忙碌了起來,她正用巧手縫制布藝作品。
張秀云大娘在縫制“俏姑娘”
今年68歲的張秀云自幼跟外婆、母親學習縫制布老虎、布獅子、布猴子等布玩,她的作品形態各異、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她的作品一度風行法國、日本、美國、加拿大等8個國家。張秀云的作品被河南博物院收藏,榮獲獎項達20多個,她本人也獲得了“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只能偶爾在農村的一些廟會上見到它們,但問津者寥寥。張大娘說,她有5個孩子,其中3個女兒。“這仨閨女從小就跟俺學縫制布玩,手藝也不錯,可現在沒有一個愿意繼續做這種活兒。這種活兒費時費力還不掙錢,她們早都不做了!”張大娘無奈地說。
張大娘說:“布玩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一般一個布老虎,縫制起來需要近百道工序。”眼下,張大娘年歲大了,眼睛也大不如從前,但老人割舍不掉對布藝品的喜愛,一有空閑,就會拿出花布和針線,細心地縫上幾針,她實在不希望這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在她的手上消亡。(原標題:靈寶農民張秀云:癡迷民間工藝巧手縫制布玩)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時間:2013年01月09日 作者:楊遠高 段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