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大型采風”活動分西、北、南三路踏訪河南
2012/5/17 11:57:0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日報報道: (記者曾昭陽 胡巨成 劉洋 王曉欣)5月16日,參加“中原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大型采風”活動的國內著名畫家,分西、北、南三路繼續(xù)踏訪河南,他們切身感受到,中原文化撼人心魄,令人神往。
天地之中以文化人
仰望觀星臺,拜別啟母闕,游覽中岳廟,探訪名書院。藝術家們在“天地之中”登封,盡情感受著這片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
來到嵩陽書院,從河南走出去的畫家毛偉如數家珍。他說,嵩陽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程顥、程頤兄弟及司馬光、范仲淹曾在這里講學,《資治通鑒》的一部分是在這里撰寫的。
當聽說2009年成立的鄭州大學嵩陽書院積極培養(yǎng)國學及文化產業(yè)人才,“賡續(xù)文脈,弘揚國學”,讓古老的書院再次煥發(fā)青春,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聞立鵬高興地說:“千百年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如今又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中原文化對人們潛移默化的滋養(yǎng)作用會越來越強大。”
太極文化以武傳人
溫縣陳家溝之所以被譽為“太極之鄉(xiāng)”,不僅是因為黃河與洛河交匯孕育出太極陰陽文化,更因為這里誕生了風靡世界的武術精粹——太極拳。
從陳家溝村口慢慢向村里走,畫家們深感,每走一步,都會有東西提醒你: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太極已深深融進她的“骨子里”;村里,很多人正在專心致志地練太極拳。
北京畫院畫家王培東說,太極拳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密不可分,太極拳中的很多要素與中國繪畫相通,如果畫家能夠把太極拳中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運用到繪畫當中,肯定是有益的。
“這次行程雖然短暫,無法全面感受太極拳的博大精深,但能夠初步體會陳家溝的純樸民風,領略太極文化的不盡魅力。”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楊家永說。
將軍文化激勵后人
新縣,是紅軍的故鄉(xiāng),將軍的搖籃,在血與火的歲月里,人口不足10萬人的新縣,有5.5萬人為中國革命勝利獻出了生命,其中革命烈士3.5萬余人。從鄂豫皖蘇區(qū)走出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349位共和國將軍。
畫家們首先前往新開放的鄂豫皖蘇區(qū)將帥博物館,參觀將軍們的生平事跡、革命文物和歷史照片,然后赴連康山、金蘭山等地寫生。老區(qū)豐富的紅色資源、厚重的將軍文化令畫家們震撼,深感受到一次革命傳統(tǒng)教育。而秀美的大別山自然風光,令大師們嘖嘖稱贊。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研究部副主任梅啟林說:“老區(qū)人民對共和國的貢獻太大了,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讓人感動。”同行的藝術家們紛紛表示,老區(qū)豐富的“紅”、“綠”資源都能激發(fā)靈感,以后一定多來這里,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原標題: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中原行側記 文化河南撼人心魄)
來源:河南日報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