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
“五一”小長假期間,連日的晴好天氣,使焦作旅游市場再創新高,全市共接待游客94.95萬人次, 門票收入4280.6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 10.1%。其中云臺山接待游客18.44萬人次,門票收入2100萬元;青天河接待游客18.05萬人次,門票收入1184.5萬元;神農山接待游客17.4萬人次,門票收入889.54萬元;影視城接待游客13.67萬人次,門票收入54.83萬元。假日期間,全市各景區秩序井然,交通狀況良好,無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投訴發生。(朱天玉買露虹)
■三門峽市
隨著第八屆中博會暨第十九屆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的臨近和“五一”假期的到來,三門峽市各旅游景區活動豐富,旅游人氣持續飆升。三門峽市三天共接待旅游者58.2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33億元,分別比同期增長15.27%和17.06%。
主題旅游活動精彩紛呈。函谷關歷史文化旅游區組織了“萬人徒步越古道,愛心涌動系雅安”活動,為雅安人民奉獻愛心;娘娘山景區“五一”當日向社會免費開放。
自助旅游方式備受青睞。從酒店接待來看,各大酒店團隊接待量下降明顯,散客接待大幅增長。景區推出的自行車騎游、徒步健走等綠色低碳游方式頗受青睞。
鄉村旅游全線飄紅。盧氏龍首山莊的杜鵑花和紅石谷的櫻桃,吸引了陜西、山西等周邊地區的游客紛至沓來;義馬銀杏公園的槐花花香四溢;湖濱區草莓采摘異常火爆,鄉村旅游、農家樂成為旅游市場的新亮點。(王麗梁白梅)
■信陽市
“五一”期間,由信陽市旅游局主辦,河南信陽毛尖集團、河南陸羽茶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承辦的“賞春花·品春茶”茶文化旅游推介活動拉開帷幕。
據悉,河南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斥巨資打造了占地300余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陸羽茶文化園應運而生。陸羽茶文化園定位為全球首席茶文化特色風情商業區,集茶文化展示、旅游觀光、餐飲休閑娛樂、商業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有十大名茶體驗館、萬國茶樓、五星級商務酒店及茶浴中心、水幕電影等景觀。既是一個體驗茶文化、感受茶風情的茶文化園區,又是一個品牌餐飲、休閑、娛樂聚集的頂級商業綜合體。陸羽集團還在浉河灣興建龍潭茶博園項目,從而形成以茶文化為媒介的旅游休閑度假區。而在車云山景區形成一個集茶文化展示、文化觀光體驗、生態休閑度假、美食購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高品位休閑養生基地。(劉春香)
■漯河市
“五一”小長假,漯河市共接待游客6.39萬人次,同比增長60%,門票收入133.83萬元,同比增長156%。其中,沙澧河景區接待游客700人次,收入2.38萬元;開源景區接待游客5萬人次,收入90萬元;許慎文化園接待游客3000人次,收入3萬元;南街村景區接待游客8600人次,收入37.4萬元;小商橋景區接待游客1600人次,收入1.06萬元。(呂桓宇)
■鶴壁市
“五一”小長假,鶴壁市共接待游客59.3萬人次,同比增長11.4%,旅游綜合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15.3%。各景區秩序井然,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
4月29日,“康輝萬人游鶴壁”系列活動在云夢山景區啟動,來自晉、冀、魯、豫四省的千余名游客齊聚鶴城,拉開了“五一”旅游活動的大幕。4月30日,古靈山景區迎來了邯鄲的800多人游客團隊。節日期間,淇縣云夢山景區推出的古箏迎賓、戲曲表演、敖包相會等活動,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性;古靈山景區以賞古裝、體驗殷商文化,游氧吧、享受慢生活為主題的旅游文化活動異彩紛呈。浚縣大伾山舉辦了“感受國學、快樂在文廟”活動,讓游客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淇河沙灘、淇河樂園、淇河濕地等沿淇河美景更是自駕游游客的首選,岸邊農家樂家家爆滿。(黃為民張小燕)
■濟源市
“五一”期間,濟源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小浪底、王屋山、五龍口等景區全線飄紅,據有關部門統計,4月29日至5月1日,全市共接待游客69.5萬人次,同比增長20.2 %;實現旅游收入2.5億元,同比增長23.6%。
節慶活動攪熱旅游市場。“五一”前,小浪底“櫻花節”、黃河三峽“野玫瑰節”、小溝背“女媧文化節”等活動次第登場,攪熱了假日旅游市場。假日期間,小浪底、五龍口、小溝背游客如織,黃河三峽推出“母親節感恩活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傳統景區和休閑游同步升溫。濟源旅游項目建設年活動,使傳統景區再次煥發生機。裝飾一新的王屋山愚公雕塑廣場、銀杏樹區域引眾多游客駐足留影。小溝背新修的木棧道、滑道成為游客樂園。登山郊游、結伴騎行、帳篷露宿、野外燒烤等休閑旅游風頭更勁。
旅游方式趨于多元。選擇文化旅游和體驗性旅游人群增多,從出游線路看,就近游、短線游人數增加。(衛艷萍)
■鞏義市
“五一”小長假期間,鞏義市旅游市場繁榮有序,游客接待量持續增加,游客消費水平穩步提升。全市景區共接待游客17.5722萬人次,門票收入240.5683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0.8%和12.2%。
“五一”期間,康百萬莊園景區開展了“明清莊園真人秀”大型情景再現、全家齊動手“DIY石膏涂彩”、傳統民間趣味等活動;杜甫故里景區開展了杜詩配對、名人書畫展活動;浮戲山雪花洞、石窟寺、竹林長壽山、青龍山慈云寺、楊樹溝等景區呈現出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鞏義“五一”小長假呈現以下特點:中短途旅游、一日游、城市周邊游火爆;家庭、親友自助游游客增多;農家游、踏青賞花休閑游等成為熱點;自駕車旅游成為出游主要方式。(康磊)
■嵩縣
今年“五一”是5A嵩縣免門票的首個小長假,在免門票政策的帶動下,5A嵩縣知名度不斷提升,旅游市場異常火爆。全縣三天共接待游客27.53萬人次,同比增長62.23%,鄉村旅游更是增長了80.1%。來自北京、天津、廣東、安徽、湖南、青海等20多個省市的游客涌入嵩縣,省外游客突破15%。除此之外,嵩縣鄉村旅游特色鮮明。4月30日,“5A嵩縣旅游節”系列活動之“走進最美鄉村—大坪山地車耐力賽”在大坪舉行。5月1日,白云漂流開業迎賓,大章太極山開園典禮舉辦。“五一”期間,九店鄉石頭部落26家農家賓館天天爆滿,陸渾景區以及城關鰾池風情園、白河千年銀杏林等鄉村游景點迎來大批游客。
(張相正)
■內鄉縣
“五一”小長假,內鄉縣衙共接待游客5.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4%。游客仍以自駕游和自助游散客為主,旅行社組團人數也有大幅增長。(朱天玉苗葉茜)
■焦作云臺山
“五一”期間,云臺山共接待游客18.4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2100萬元。自駕、自助出游成為熱門選擇。特別是4月30日迎來自駕游高峰,單日接待自駕車輛12498輛。省內游客占47.8%,省外客源市場前三名分別為山西、河北、山東,并接待一趟來自北京的旅游專列。(朱天玉)
■嵩山景區
“五一”小長假期間,港中旅嵩山景區多策并舉,每天上午9時在少林景區游客中心廣場舉行迎賓儀式,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為滿足廣大游客對武術表演的喜愛之情,在室內武術表演的基礎上增加室外武術表演場次,豐富了景區旅游觀賞項目。筆者從港中旅嵩山景區了解到,截至5月1日下午3時,小長假三天,景區共接待游客達10萬多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同時由于今年是首次“五一”實行七座以下小型客車免收高速通行費,景區共接待自駕游車輛1.8萬余輛,從車輛客源地接待情況來看,仍以中短途游客為主,除了本省游客外,以北京、山西、陜西等地區游客為主。(孫春霞)
■清明上河園
“五一”小長假,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產業文化示范基地——開封清明上河園收入同比增長30%,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更是一票難求。(呂桓宇)
■魯山天瑞集團旅游公司
“五一”第一天天瑞旅游開門紅,堯山、中原大佛、六羊山景區人數均創歷史新高。據統計,三天假期內,天瑞共接待游人1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2%。接待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實現了“雙增長”。
為迎接“五一”小長假的到來,天瑞旅游景區邀請世界第一高人趙亮到堯山、中原大佛參加《真正高富帥——堯山戀》微電影的拍攝;邀請“世界低空跳傘女皇”石春艷表演跳傘等造勢活動,引起了游客極大關注。另一方面,五星級福泉大酒店、“華夏第一湯”堯山福泉的營業使“山佛湯”旅游更舒適方便。小長假期間,天瑞集團旅游公司實現了旅游服務、安全“零投訴、零事故”的“雙零”指標。(柯存嘯)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
“五一”小長假期間,虢國博物館積極組織異彩紛呈的景區活動,讓游客親身體驗古人是如何利用陽燧取火,積極參與考古工作的發掘過程,進一步提升文物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4月29日-5月1日,館內游人如織,自駕游、背包客絡繹不絕,小小志愿講解成了節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假日期間,景區接待游客數量同比大幅提升20%,接待人數5萬多人,收入再創歷史新高。(李菊梅)
■新鄉萬仙山
“五一”期間,萬仙山游客如織,團隊、自駕、騎行、背包客等游客絡繹不絕,為初夏的萬仙山帶去了一份活力和清涼。假日期間,萬仙山服務質量大幅提升,盡力為游客提供完美服務,贏得游客的贊譽。同時,自駕游數量持續增長,家庭出游比例大,特色攀巖吸引游客眼球。隨著出游方式的多樣化,游客類型包括自駕車、騎行者、背包客、摩友、攀巖、拓展等,來自韓國、美國、德國、泰國的各色游客也是一道風景。(陳娟)
■西峽龍潭溝
“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一場春雨降臨龍潭溝景區,把龍潭溝的森林樹木洗的青翠欲滴。但細雨擋不住游客的腳步,三天假期龍潭溝景區共接待游客5萬人次,兩個停車場滿滿當當。“五一”期間,山水景觀仍然是游客出游的首選。(丁寶貝)
■商丘芒碭山景區
“五一”期間,商丘芒碭山景區除了繼續演繹以中華九禮為核心的文化活動外,又推出了近乎消失的漢儺舞表演。(趙向群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