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南陽

忽必烈時代:雖嗜利黷武 赫赫榮光也令人嘆服

2013/12/23 15:45:26 點擊數: 【字體:

    核心提示:統治方面,忽必烈嗜利黷武,寵用阿合馬等人二十多年,流毒天下。元朝追殲南宋,兩征日本,兩征緬甸,三伐安南,又攻占城,攻爪哇,三十年間,兵事無歲不興,好大喜功,至死不悔。內用聚斂之臣,視民財如糞土;外興無名之師,戕民命如草芥。所以,忽必烈能避免亡國喪身的下場,實賴蒙古暴力的余威。

忽必烈時代:雖嗜利黷武 赫赫榮光也令人嘆服

    本文摘自《元朝的另類歷史:帝國如風》  作者:梅毅   出版: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東北宗王乃顏造反。乃顏乃是成吉思汗弟弟斡赤斤的后代,其祖父乃著名的塔察兒國王也速不花。忽必烈統治后期,為了抑制東北諸王的勢力,罷去北遼東道等宣慰司,在東北置行省進行統治。由于利益受損,乃顏大為不滿,便勾結以海都為首的西北諸王,發動叛亂。

    “時西北諸王多欲從之,帝以為憂”。由于侍臣出主意,忽必烈對騎墻的西北諸王大加賞賜,暫時分化了乃顏的聯合陣營。雖如此,依舊有勝納合兒、也不干等蒙古宗王與乃顏聯兵,共同造反。忽必烈軍事方面很有一手,他派伯顏先據和林,割斷乃顏與海都等人的聯系。然后,年逾古稀的老皇帝御駕親征,從上都出發,往討乃顏。

    同為“黃金家族”,現在成為敵人。雙方對陣,“時將校多乃顏部人,或其親舊,立馬相向語,輒釋杖不戰。”這種戰場情景很滑稽,由于元朝蒙古軍中高級將領均與乃顏部有關系,交陣之時,不打不殺,雙方倒嘮嗑敘舊,真是罕見。知此情狀后,忽必烈“深以為憂”。最后,還是漢臣葉李出主意,讓漢將李庭(其實是女真人)、董士選兩個人統率漢軍當前,列“漢陣”首先與乃顏部隊開戰,“而聯大軍斷其后,以示死斗。彼嘗玩我,必不設備,我以大眾踣之,無不勝矣!”忽必烈從之。

    李、董二人漢軍百戰之余,與乃顏蒙古人沒有任何瓜葛,又有皇帝在身后坐陣,故而勇氣百倍,無不以一當十,在火炮掩護下,高聲吶喊,殺向遍樹十字架的乃顏蒙軍(乃顏本人信仰景教,是基督教一個分支)。“乃顏敗走,追執之”。

    忽必烈處死乃顏的方式很特別,由于這位王爺是皇室血統,不能讓這么“高貴”的血胤滴沾于地。所以,元世祖給他安排一種“安樂死”——用毛氈裝裹起乃顏,派數名壯士猛搖猛抖,活活把乃顏搖抖至死。此等死法,其實遠不如一刀痛快。

    至元三十年(1293年),蒙古宗王海都又是侵逼和林。已經快八十歲的忽必烈強拖病軀,又一次親征。海都乖巧,聞訊退走,大有“逗你玩”之意。

    當時蒙古諸汗國,實際上都已經處于事實的獨立狀態,根本再難重新統一。何者,其他蒙國汗國統治者認為忽必烈違背“國俗”,已經不是草原精神的代表。特別是他在漢地施行的那種“定居”政治,與蒙古人的本性格格不入。名義上,忽必烈是伊兒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的“共主”,實際上,那些“親戚”們,早與他貌和神離。

    對于漢人來講,“(元)世祖混一區夏,雖以儒術飾治,然帝師佛子,殊寵絕利”。自南宋滅后,忽必烈覺得對漢儒的利用已經完畢,根本就不再重用漢人,所謂“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實則漢儒的白日夢,忽必烈根本沒有“以夏變夷”,沒有“因俗治用”,反而使漢人成為遼闊帝國的最低等民眾,民族岐視極為嚴重。

    統治方面,忽必烈嗜利黷武,寵用阿合馬等人二十多年,流毒天下。元朝追殲南宋,兩征日本,兩征緬甸,三伐安南,又攻占城,攻爪哇,三十年間,兵事無歲不興,好大喜功,至死不悔。內用聚斂之臣,視民財如糞土;外興無名之師,戕民命如草芥。所以,忽必烈能避免亡國喪身的下場,實賴蒙古暴力的余威。

    忽必烈的時代“輝煌”,其實是下一個動蕩時代的暫時休止期。帝國無數災禍與動亂的禍根,皆于忽必烈時代深深種下。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陰歷春正月二十二日,忽必烈崩于上都紫檁殿。在位三十五年,時年八十歲。

    無論如何,元朝于中國,其赫赫榮光,不能不令人嘆服: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于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鳳凰網歷史(2011-07-11)
0
著名人物 忽必烈

忽必烈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