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北京訊(記者 時文靜 郭俊華 閻乃川)一件好的作品,除了有好的玉料外,還要賦予其文化內涵。今天上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河南文化產業十大領軍人物吳元全作客大河網2012“兩會”會客廳時說,文化傳承創新必須注重培養人才。
玉文化傳承創新必須注重培養人才
玉文化淵源流長,不但是財富的象征,更是品質的象征,所以中國人崇尚玉、喜歡玉,也造就了中國的玉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工藝美術大師吳元全說,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又明確提出將打造河南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為中原經濟區五大戰略定位之一。玉文化作為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創新也將是玉文化的必經之路。
他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富民強,玉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玉器的價格從原來的20%的增長幅度到現在翻番都是有一定的關系。玉器不僅僅是收藏品,作為時尚消費品,現在也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原本一塊不是很好的玉料,如果經過設計人員的巧妙設計,也可以變廢為寶。玉文化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人才。
他說,作為玉器的設計人員,應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每一件作品都有一個創作的過程,如果知識面不夠廣闊,那他的創作題材就少。比如說,不了解白居易的《琵琶行》,那他也就創作不出那種詩情畫意。玉文化的從業者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文化水平,才能創作出更多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
建議:減免中小玉器加工業稅賦
南陽是獨山玉的故鄉,在當地就有很多玉器加工業,且多數是中小微型企業,但是國家長期以來實施的17%的增值稅,給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地負擔,稅收和人工的增加,無形中也抬高了玉器市場的價格。
為了玉文化更好的發展,吳元全建議政府將玉器加工企業劃分為文化產業中,從財政方面進一步加大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力度。希望能夠運用財稅政策工具,改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對小型微型企業免征部分管理類、登記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小微企業負擔,促進玉器行業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