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南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淮源文化的瑰寶——桐柏山歌

2013/8/13 9:46:49 點擊數: 【字體:

    桐柏地處豫鄂兩省交界處,境內桐柏山巍娥聳立,連綿起伏,千里淮河發(fā)源于此。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靈。無論是自然景觀,或是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這里不僅是南北氣候的分界嶺,也是南北文化的交匯處。從月河戰(zhàn)國貴族墓地及漢代冶煉遺址、平氏等地出土的大批文物來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便在這片富饒秀麗的熱土上繁衍生息,用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著淮河文明。從許多碑文中可以看到,在宋代,這里就儒、佛、道教并存,南北文化兼容。
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淮源文化。這里無論是舞獅、旱船、高橈、山歌、民歌、皮影戲、漁鼓婚喪嫁娶等民間文化或風土民情,既體現了中原文化的共性,又有鮮明的淮源山區(qū)特點。我這里僅就許多璀璨奪目的淮源文化寶庫中,采擷一塊瑰寶——桐柏山歌,就其藝術特點及形式作以簡略探討。

    桐柏山歌興起的確切時間已無文字記載可考,它的鼎興時期當屬五十年代。那時,剛翻身的農民,獲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安居樂業(yè),勞動積極性空前高漲,因此,民間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繁榮。衰敗于六十年代末期,文化革命的左傾思潮,把一切民間藝術都斥為封資修的東西,一律受到批判和摒棄。

    撥亂反正后,盡管對這些民間藝術做了一些搶救工作,但因一些老藝人的相繼去逝,加之當代文明的沖擊,過去在田間地頭隨時都可以聽到的桐柏山歌、逐漸銷聲匿跡了。但桐柏山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繁若星海的華廈文化中仍不失為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一、桐柏山歌的種類

    桐柏山歌從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古人歌、情歌、時令歌、知識歌、勸戒歌、即興歌等。

    1、古人歌。即以古代人物的生平或事跡編成的山歌,大多在群體勞動時歌唱。例:
 
    寒窯住著王寶釧

    石榴開花葉又尖,

    寒窯住著王寶釧。

    寶釧受苦十八載,

    撕下羅裙寫半邊,

    鴻雁捎書離長安。

    鴻雁聲聲叫連天,

    西涼下國走一遍,

    “薛平貴呀薛平貴,

    你在這兒真安然,

    妻在家里受熬煎”。

    平貴一聽把眼翻,

    見是鴻雁在上邊,

    手提金槍銀彈打,

    一束羽毛飛上天,

    書信落在臉面前。

    一見書信用目觀,

    字字味苦句句酸,

    西涼富貴我不享,

    一心騎馬回長安,

    好與三姐來團圓。

    一串古人名

    天上張張張玉皇,

    地下張張張灶王,

    八仙一個張果老,

    張四姐下凡投南唐,

    四個古人都姓張。

    紅臉關爺把廟登,

    紅臉匡胤坐龍庭,

    紅臉秦瓊打鄧州,

    紅臉孟良在宋營,

    這是四個紅臉人。

    2、情歌

    情歌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未婚男女表達愛慕之情,傳達愛情信息,求愛示愛的內容,這些大多采用比興手法,多用比喻,含蓄地表過出求愛意思,內容也較健康、新穎。另一類屬偷情,打情罵俏的內容,表現手法也大多用比喻。但就其內容而言,夾雜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不如前者健康。下邊也舉例說明。

    雨水調勻花更紅

    一朵鮮花淡淡紅,

    可惜生在刺蓬中,

    若是生在我家里,

    雨水調勻花更紅,

    乖姐跟我中不中。

    咋不下水把魚逮

    郎在高山大石崖,

    妹在園中掐荊芥,

    要吃荊介園中會,

    要是貪花晚上來,

    咋不下水把魚逮。

    3、時令歌。桐柏人民根據長期生產生活經驗積累,按照不同季節(jié)不誤農時安排生產,或生產中注意的事項,編成山歌,既豐富了文化生活,也是生產知識與經驗的交流與傳播。例如:

    種麥歌

    過罷寒露到霜降,

    莫誤種麥好時光,

    上足糞土選好種,

    打碎坷垃壓著墑,

    明年糧食堆滿倉。

    車水歌

    六月里來是三伏,

    水車架在河里頭,

    不怕老天不下雨,

    車得淮河水倒流,

    拿不住黃鱔拿泥鰍。

    4、知識類。即把一些生產知識,歷史編成山歌,在唱山歌時還學得了許多知識。例如:

    對歌

    洛陽橋是何人修,

    何人推車軋道溝,

    何人騎驢橋頭站,

    何人下馬觀看春秋,

    何人一去不回頭。

    洛陽橋是魯班修

    柴王推車軋道溝,

    張果老騎驢橋頭站,

    關公下馬觀春秋,

    張良一去不回頭。

    哪有男孩讓女教

    下得田來薅稗草,

    不識稗草請姐教,

    乖姐罵郎眼瞎了,

    稗子光光秧有毛,

    哪有男子叫姐教。


    行行照著空兒栽

    街上混混下鄉(xiāng)來,

    不知黃秧咋法栽,

    十八大姐納鞋底,

    一趟去喲一趟來,

    行行照著空兒栽。
    5、勸戒歌。即勸人向善學好的歌,有妻勸夫,父教子,朋勸友,大多采用比喻的表達形式,寓意深刻,言簡義賅。如:

    夜夜叫妹守空樓

    送哥送到下河口,

    手扒欄桿望水流,

    就怕情哥象流水,

    無情流去不回頭,

    夜夜叫妹守空樓。

    妹妹勸哥莫賭博

    妹妹勸哥莫賭博,

    染上賭習不樂和,

    贏錢朋友要吃喝,

    輸錢要把衣服剝,

    贏錢輸錢都下做。

    另外,還有根據生產生活的場境及對歌人的情況,即興編唱的一些山歌,再加上桐柏雜調、小調,曲子詞等種類就更加豐富多彩了。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

    二、桐柏山歌的藝術特點

    桐柏山歌最先產生于廣大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許多地方還保留著較原始的順口溜特點。早先內容也比較單調,僅是圍繞季節(jié)生產或談情說愛,打情罵俏等內容。后來隨著文化知識的普及, 一些潦倒文人加入到山歌創(chuàng)作隊伍之中,一些歷史故事,佚人佚事,神話傳說等內容也被編進了山歌,但一些無聊低級趣味的東西也隨之增多了。

    桐柏山歌,作為一種獨具地方色彩的文藝形式,無論是山歌格式,還是曲調唱法都有鮮明的個性特點。

    1、獨特的七言五句歌

    無論是江南小調,或是壯族民歌,草原情歌,就其體裁格式而言,大多為七言四句,只有桐柏山歌是七言五句格式。壯族民歌雖瑯瑯上口,但大多表現手法直白淺顯,內容大多反應一些自然現象,生活現象及社會生活知識,無論內容的廣度和藝術深度都無法同桐柏山歌相比擬。僅舉一首壯族民歌為例,“什么有腿不走路?什么無腿走天涯?什么有嘴不說話,什么無嘴叫喳喳?”清快活潑有余,但含蓄凝重不足。

    江南小調,也為七言四句,多反映民間生活及社會現象,較壯族民歌,在反映民間疾苦,民俗民情方面有較大進步,涉及的內容更廣泛些,但缺乏地方特色,
例如:“月兒彎彎照高樓,高樓本是窮人修,蓋樓窮人被凍死,富人高樓享清福”。但這些歌詞天南海北都能唱,毫無地方特色而言。

    云南民歌及草原情歌,內容局限性就更大了,僅限于阿哥阿妹談情說愛,涉及社會生活、歷史知識的內容就更少了。

    例如:“阿哥阿妹情意長,好比流水叮當響,流水有時也會斷,阿哥永在我身旁”。這些單就地方特色而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桐柏網 2005-1-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