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封建家族記載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叫“家譜”。靈寶宗族絕大部分都有家譜記載。世代相傳,以示不忘水源木本。建立家譜,備求詳實。首先要寫好序言。詳細介紹本宗族何時由何地遷居到此,并說明原因和經過。然后將當時定居的成員,按輩分逐人記錄其身世。做到長幼有序,這就叫續家譜。為了便于查考,還可分門建立小家譜。如××所生三子,長子為大門,次為二門,三子為三門,由各門分立家譜,再由全族歸納綜合,建立臺族家譜。
對于晚輩的名字,應按輩分起名,不能亂套。凡屬同輩名字,均須貫連一個相同的字。例如第×世是“安”宇輩,名字均貫以“安”字。如:安祥.安泰、安業.安國、安民等。下一代是“立”字輩,則均貫以“立”字,如:立仁、立義、立德、立信、立言,立功等。但不能以下犯上,即晚輩絕不能貫連長輩,也不允許貫連親戚中的長輩。如誤有貫連,發現后應及時糾正。建國后隨著人們覺悟的提高,宗族觀念逐漸淡薄。續家譜之風,隨之低沉。同時取名之事,亦無人問津,各隨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