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秀美山水 >> 山水與品牌 >> 瀏覽商丘

春節逛廟會 就去商丘火神臺

2016/4/19 11:43:28 點擊數: 【字體:

 
 
    春節將至,你是否會懷念記憶里濃濃的年味?摩肩接踵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以及空氣里彌漫著各種美食的香甜味道,能否勾起你兒時的回憶?在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有一座數十米高、風景秀麗的土臺,名叫閼伯臺,民間稱為火神臺,這里每年農歷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都要舉辦千百年來傳承不衰的古廟會——火神臺廟會。在火神臺廟會上,你一定能找到記憶中的年味。
 
    趕朝臺——熱熱鬧鬧迎新年
 
    火神臺廟會是商丘最為古老和盛大的廟會,簡稱“臺會”,老百姓又稱其為“朝臺”。火神臺廟會一年舉辦四次。第一次是農歷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會期一個月;第二次是農歷四月四日,會期3天;第三次是農歷六月二十三日,會期1天;第四次是農歷九月初九,會期3天。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日也是朝拜的日子,善男信女成群結隊,香客絡繹不絕。
 
    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的火神臺廟會是四次廟會里最熱鬧、最隆重的一次,為期一月有余。廟會期間,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數百萬民眾、商家、民間藝人都紛紛涌來祭拜,易物購物,聽戲賞曲。
 
    以前,朝臺是從正月初四開始,但路途較遠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為表達對火祖、火神的虔誠與敬意,從頭年的臘月便往這兒趕,春節未到,火神臺附近方圓幾里已住滿外地的香客。香客們如此虔誠,皆因對火的崇拜,認為朝拜后,火祖、火神會在今后一年里保佑全家平安、五谷豐登。最初,朝拜者多以敲擊石塊、木棒的方式繞臺祭祀。廟會設有總會,各地設有分會,朝臺時由分會會首到總會先行報到,然后由總會安排朝拜時間,按次序進行朝拜。大家對朝臺都十分認真和虔誠,朝臺時各帶團隊,敲鑼打鼓,吹彈揮舞,焚香拜祭,既熱鬧非凡,又井然有序。各分會朝拜時,僅隨朝臺進香隊伍奏樂的以及絕活表演者就有百余人。各地的香客朝臺各有各的方式,精彩紛呈,是各地民俗大展示,內容豐富多彩,觀者人山人海。
 
    祈火神——保新年闔家安康
 
    廟會上,還有兩處別致的風景。一是大香爐里燒雞蛋。據說用火神臺香爐里熱騰騰的香灰燒熟的雞蛋或其它食品,吃了可以防病、免災、續香火。對此,方圓百里的老人們堅信不疑,并視為積德行善之舉。他們㧟著籃、提著兜,把燒過的雞蛋和食物帶回家,自己舍不得吃,分給兒孫和左鄰右舍。二是手藝攤上請火神。每次廟會,都有吹糖人的、捏面人的、織草編的手藝人,集中設攤,其攤上有許多形態各異的閼伯神像供人請回家祭祀。前來祭祀的人請神像時,都想多上些香火錢,以心中的虔誠,把火神請回家、供起來,保佑闔家安康。
 
    以前,祈求火祖、火神保佑是眾多祭拜者們的共同愿望和主要心聲,無論是王侯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把尊祖敬神作為實現自己美好心愿和遠大理想的力量之源。火神祭祀作為廟會的表現形式,其主要價值體現在它本身的文化內涵,在社會群眾中依托這種文化形成了信仰習俗。這一習俗傳承千年至今,影響著當地乃至周邊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同時也為物資交流和民間文化的發展與交流提供了理想的場所,繼而帶來了商業和文化的繁榮。
 
    嘗美食——邊吃邊玩樂翻天
 
    商丘作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亦是中華古老飲食文化的薈萃之地,品嘗頗具古風的菜肴和小吃也就成了許多游客來火神臺廟會的目的之一。
 
    商丘菜法乎自然,用料真實,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濃之譽,無華而不實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盤子、大碗,看上去大開眼界,吃起來大氣磅礴,與現今市面上風行的某些華而不實、矯揉造作的餐飲烹飪之風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別。
 
    其中,比較有特色的、足以盡顯中原傳統烹飪技藝的菜肴有砂鍋羊肉、子衣燉甲魚、烏雞燉子衣、垛子羊肉、蟲草燉葫蘆雞腿、炸八寶葫蘆鴨、蔥燒梅花參、翡翠魚肚、三秋烤河鰻、三秋酸辣湯、蝦子燒素等。還有大有豐醬菜、鐵鍋蛋、五香糟魚、許家湯圓、郭村燒雞、白糖豆腐乳、麻糖、麻片、雞爪、麻花、水激饃、小燒餅、開花燒餅、蔥油餅、胡辣湯、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遠近聞名,令人回味無窮。
 
    看表演——各種絕活齊亮相
 
    過年最重要的不是吃喝玩樂,而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團團圓圓。不是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嗎?家人也是如此,過年了,大家可以陪著家人到火神臺廟會看看表演。
 
    火神臺廟會有著諸多不同類型的傳統表演項目,如舞龍舞獅、盤鼓、抬花轎、套圈、踩高蹺等等,以前還有“玩鐵花”、“火龍燈”、“太陽鳥”等項目。
 
    “玩鐵花”是火神臺廟會元宵社火中一項特色活動。用具兩大件,一是套牲口的鐵制的“籠嘴”,二是鐵叉和木棍。鐵籠嘴里放上木炭、鐵屑,燃著,燒紅,由身強力壯的年輕男子輪番用鐵叉、木棍挑起,劇烈搖動,讓燒化的鐵屑順勢甩出,撞擊地面或樹干,迸出絢麗的火花。玩鐵花多在空場上進行,男女老少都聚來觀看。玩到精彩處,贊嘆四起,掌聲頻頻,給所有的人都帶來無盡的歡樂。尤其是在晴朗夜空下的雪地里玩,煙靄彌漫、紅白相映,頗有“明月千門雪,銀燈萬樹花”的意境。
 
    比起外地高蹺,商丘高蹺的明顯不同之處,除了普及面廣、老少皆能,主要在于它的道具和蹺桿。它的道具很豐富,有“驢”,有“車”,有“蝶”,有“芭蕉扇”,還有象征太陽鳥的“小鳥”。它的高蹺桿特別長,站立其上足有兩人高,藝人們說:“站得越高,與太陽越近,彼此說話聽得越清。”
 
    為了為人民群眾的節日生活奉獻豐富多彩的文藝大餐,去年的火神臺廟會不僅推出了目連戲、鉆木取火、墜子琴書、雜技絕活等傳統民俗表演,還組織了歌曲、小品、魔術、東北二人轉、美猴王模仿秀、絕活絕技、川劇變臉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同時舉辦了拜火神、祭商祖大型祈福活動,受到游客的好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商丘日報(2016-02-01)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