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鈞窯分為官鈞窯、民鈞窯。官鈞窯是宋徽宗年間繼汝窯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窯。鈞窯廣泛分布于禹州(時稱鈞州),故名鈞窯,以城內的八卦官窯和鈞臺窯最有名,燒制各種皇室用瓷。鈞瓷分兩次燒成,先進行素燒,出窯后施釉,然后再進行燒制。鈞瓷的釉色為一絕,千變萬化,紅、藍、青、白、紫交相輝映,燦若云霞,宋代詩人曾以“夕陽紫翠忽成嵐”贊美之。這是燒制過程中配料摻入銅的氣化物造成的藝術效果,為中國制瓷史上的一大發明,稱為“窯變”。
宋鈞官窯為什么能燒制出鈞瓷珍品,這里還有一段至今鮮為人知的神奇故事。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宋徽宗下旨在如今的禹州地區修建鈞瓷官窯,每年選取36件珍品鈞瓷進貢。圣旨一下,忙壞了鈞州的官員。他們先后在劉莊、萇莊一帶建立官窯,耗銀數十萬兩。一連三年,鈞州斃命、辭職了三任縣令,就是燒不出一件好瓷器。當時宋徽宗下令,凡官窯燒制的瓷器,底座均燒有印,除貢品之外,余者皆廢,碎片深埋,不許散落民間。由于首任欽差是駙馬蔡絳,所以雖然未燒出珍品,但未加其罪,不了了之。后來,朝廷派督辦花石綱有功之臣朱匡為欽差趕赴鈞州。
欽差朱匡懂周易,習八卦,廣交天下奇士。他一到神垕就結交了靈泉寺的住持智能法師。二人一見如故,無所不談,后來朱匡索性微服住進了靈泉寺,與智能晝夜促膝談心。一日,智能法師偶然提到當年八仙于霞泉聚會分鈞瓷后赴瑤池之事,朱匡再三追問,智能才把其師祖——唐代慧遠法師所說的秘密和盤托出。
原來,神垕民窯八大家之所以能燒制出鈞瓷珍品,皆因八仙賦予了靈氣。朱匡百般詢問能使官窯燒制出鈞瓷珍品之法,智能只是笑而不語。這位欽差自知不是皇親,比不得前任欽差蔡駙馬,迫于丟官罷職的壓力,無奈回家把收藏的一件價值萬金的金壁嵌寶薰香爐取回,贈給了智能法師。由于禮物太貴重,智能無奈才把方法說了出來。他親自設計了八卦窯,并在如今禹州城東北隅的八卦洞重新選了窯址,正式建立起宋代第一座八卦官窯。自從修建起八卦官窯,宋鈞官窯的珍品才層出不窮。原因是智能采用八卦聚場原理,將八仙賦予神垕民窯八大家的靈氣積聚到了八卦官窯中。從那時起,民窯開始衰落,官窯逐步發展。這座八卦官窯已于1974年被發掘出土,占地30多萬平方米,窯形保存完好,現已成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如今,禹州的八卦官窯早已不復存在,所以,鈞瓷珍品仍然出自神垕的民窯。(呂超峰)【原標題:宋鈞官窯與八卦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