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我市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探源之五--項城官會響鑼聲震古今(2)

2013/12/16 11:22:13 點擊數: 【字體:


  
 1999年12月17日,官會響鑼響到京城。它帶著河南人民的重托登上長城,參加了中華舞龍大賽,并以獨特的表演及恢宏的氣勢,贏得評委們和現場觀眾的交口稱贊,奪得金獎及此次大賽設的最高獎“山花獎”。賽后,專家對此評價:由60面大鑼組成的巨龍繁復變化,大鑼齊鳴,驚天動地,舞蹈編排富有創新和現代藝術特色,達到了似與不似、不似亦似的深奧藝術境界。
  
 同年12月19日晚,“項城鑼龍”和全國其他98個舞龍隊,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迎接澳門回歸的大型廣場文藝晚會,中央領導親臨觀賞,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報道。
  
 在京期間,“項城鑼龍”除了參加上述兩個大型活動外,還應中央電視臺之邀,參加了在長城上拍攝的《相約2000年》及《龍年大中國》電視片的錄制。中央電視臺一套于1999年12月31日晚黃金時間,將該片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隨后,“項城鑼龍”又在浙江臺州舉辦的全國第10屆舞蹈“群星獎”比賽中榮獲銀獎。
  
 2006年12月1日至3日,項城市官會鎮舉辦了首屆項城官會民間文化藝術節。已被河南省列入首批“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官會響鑼再次以其獨特的音韻震撼著大地。鑼手們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性格和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農民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同時還表現出對新農村生活的贊美,充分展示了當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和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據考證,官會響鑼是迄今為止在全國發現的唯一一個以鑼為道具的舞蹈,它填補了我國舞蹈文化中缺少鑼舞的空白,在民俗學、歷史學、社會學、美學的研究中,官會響鑼都顯示出重要的價值。2007年2月,官會響鑼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6月,官會響鑼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拯救響鑼
  
 然而,隨著當今文化娛樂形式的多樣化發展,這種民間文藝越來越受到冷落,漸漸淡出了文化的舞臺。它的發展正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困境。我們該如何拯救這種瀕臨滅絕的“非遺”文化呢?
  
 王金亮今年54歲,深受父輩的影響,跟響鑼打交道已經30多個年頭。在他的辦公室里,除了響鑼演出的照片還是照片,照片堆滿了幾個紙箱。那些照片有的是在外地演出時拍攝的,有的是獲獎時的留念。他一張都舍不得扔,連底片都好好地保存著。他閑時就翻出來看看,回憶過去舞臺上的美好時光。
  
 “敲響鑼是祖傳的,每村都有會敲響鑼的村民。敲起響鑼,是越敲越起勁兒,根本不覺得累。可現在的年輕人不愿擺弄這個。原來的響鑼是村里人的娛樂方式,而現在的人在家閑著看電視也不愿意出來玩這個。”王金亮介紹說,老藝人越來越少,年輕不愿意玩這個,現在除了在紅白喜事時,老百姓請來一支2到4人的響鑼隊助興一下外,平常很少有人再敲響鑼了。
  
 如何才能讓官會響鑼再興盛起來呢?對此,許多老藝人和專家給出了這樣的建議:首先,當地政府要加大對這種傳統文化的關注力度,從觀念上給予重視,從物質上給予支持,給民間傳統文化一個展示的舞臺;其次,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立法保護。這能提高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從制度上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加大這種民間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力度,關心民間文化藝術從藝者的生存狀態,給他們以物質上的保障,幫助鼓勵他們安心堅守在舞臺上,并吸收新生力量,進行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為了保護、傳承和發展這一文化遺產,官會鎮黨委、鎮政府聽取各方意見,積極挖掘民間文化藝術,打造文化品牌,指派專人負責。同時,該鎮還組織文化工作人員深入農村,與響鑼老藝人詳細座談,讓他們講述響鑼的來歷和響鑼擊打的技巧,并進行錄音、錄像記錄匯總,完成了第一手歷史資料的收集工作。另外,有關專家和文化藝術人員在官會響鑼藝術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編排了氣勢恢宏、舞姿優美的“鑼龍舞”。同時,該鎮還成立了民間文化保護中心,并在當地的戲校培養一批年輕人。
  
 2006年,官會鎮政府籌資15萬元,購置了各類響鑼60多面,添置服裝70多套,并申報民間老藝人王金亮、李文模為官會響鑼的傳承人,對他們實施經濟補助,使官會響鑼的發展傳承不斷。  記者: 張猛  (原標題:我市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探源之五--項城官會響鑼聲震古今)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周口日報 時間:2009年6月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