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節會:開封宋都文化節
2013/12/16 11:49:1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開封是河南省省轄市,位于黃河下游沖積平原上,西臨鄭州,北依黃河,南結黃淮平原,市區人口70余萬,是中原重要的旅游城市。
古城開封是一座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為我國著名的7大古都之一,迄今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夏王朝就曾立都于開封附近的老丘。公元前743年,鄭莊公在這里修筑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后因避漢代文景帝劉啟之諱,改稱為“開封”。以后,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7個封建王朝相繼建都于此。尤其是北宋時期,開封作為國都長達168年,人口逾百萬,富庶甲天下,城內宮闕輝煌,商賈云集,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最為繁華的大都會之一。古人曾以“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甲天下”的詩句來描繪開封的繁華盛況。然而,最為突出的是它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我國歷史上,宋代是繼唐代以后科學、文化藝術發展又一鼎盛時期。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的4大發明有2項發明于宋代,其余的造紙術、火藥雖始于漢代和唐代,但廣泛的應用卻在宋代。此外,天文鐘的發明等都對我國古代科技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在文化藝術方面,更是達到了高峰,所謂唐宋8大家,僅宋代就占6位。宋詞的出現更是把我國的古代文學推向又一個高峰。在此期間問世的《資治通鑒》、《夢溪筆談》等史學和科技巨著,至今都有深遠的影響。記載歷史最多、影響最大的是宋代的民俗文化。民間的百戲雜耍、京瓦伎藝十分活躍,詩人劉昌詩曾賦詩描繪當時民間文化活動的盛況:“寶炬金蓮一萬條,火龍圍輦轉州橋。月迎仙仗回三殿,風遞韻音下九宵。”開封雖然歷盡滄桑,但仍保留了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遍布市區。特別是傳統的民俗和民間技藝代代相傳,至今不衰。如在全國多次獲得殊榮的開封盤鼓、被稱為“中國一絕”的斗雞、花鳥魚博覽會、元宵燈會、菊花花會、夜市、宋代婚俗、臥拐秧歌、肘歌、臺歌等。這些文化活動每年或由有關部門組織,或由藝人或愛好者自發聯合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表演。倍受游客喜愛的還有開封的宋菜,發達的宋代飲食文化綿延千年不斷行到繼承和創新,菜肴的色、香、味、形不但具有宋代特色,而且品種繁多,已形成系列,且每種名肴名點和風味小吃都有一段優美動聽的傳說。除此之外,開封的書畫藝術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民間工藝,如繼承了宋代傳統工藝的官瓷、汴繡、汴綢、織錦、草編、年畫等也深受游客的青睞。今日的開封無論是城市風貌、名勝景點、建筑藝術、文化活動、民俗民風無不兼有宋代遺風,透出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原標題:民間節會:開封宋都文化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商都網 2010年0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