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碭山廟會起初興于唐太宗年間,具體會址在芒碭山鎮柿園村,保安山腳下,是集商貿、文化、旅游、宗教為一體的傳統盛會。據載芒碭山廟會是由起初的祭祀、宗教活動發展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香火日盛,至宋代已具相當規模。會期在農歷三月二十至三十日。來自方圓百里的香客、商賈、游人蜂擁而至,芒山寺前更是人聲鼎沸,各類商品琳瑯滿目,戲劇、歌舞高潮迭起,曲藝書會、雜技魔術好戲連臺,竹馬、旱船、泥狗、面人,花劍、泥響等民間藝術異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近年來,為更好地拉動地方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當地政府又在農歷十月份開辦了同等規模的廟會,會期為當月的初五至十五。
由于芒碭山的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旅游資源豐富,輻射半徑和人流量已由當初百余公里,人流量萬余人,發展到如今500公里以外,人流量百萬人次,交易額超億元。芒碭山廟會不僅為各路商賈、游人、香客提供了一個增進友誼、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也為芒碭山的旅游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機遇。(原標題:永城芒碭山三月古廟會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