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廟會 假藥 算命 環境臟
文化廟會 干凈 有序 節目贊
鄭州城隍廟廟會被算命攤包圍
開封翰園廟會場地干凈,秩序井然
點擊事實
鏡頭一,鄭州城隍廟廟會:
“大年初一,帶著兒子去逛鄭州城隍廟廟會,那兒人山人海,很是熱鬧。可煞風景的是,在廟會大門口,有很多算命的在道路兩側擺攤,這不是宣揚封建迷信嗎?感覺一下子拉低了廟會的檔次,不知為何沒人管理?”大河網網友“河東獅吼xcv”在大河論壇上發帖說。
2月17日上午,針對網友所反映的問題,大河網記者來到鄭州城隍廟廟會現場,雖然已是正月初八,但這里仍然人聲鼎沸。而于此景不太協調的是,在城隍廟廟會入口不到10米的范圍內,卻分布著20余個算命攤,對廟會形成了“包圍”之勢。周圍的環境更是讓人皺眉,瓜子皮、餐巾紙隨處可見。記者從他們面前走過,諸如“來算算吧,事業戀愛啥都能算;正宗道家傳人,價格公道”等招攬聲不絕于耳,有不少人坐在這些“大仙”面前聽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還有人在入口處售賣祖傳秘方,號稱包治百病。2月18日,記者就此現象在微博上@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對方回復稱,“建議直接打110 ”,而鄭州城管熱線12319卻表示,這是城管的執法范圍,但在廟會這個特殊時期,他們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鏡頭二,開封翰園碑林廟會:
“大年初二去逛開封翰園廟會,感覺很給力,現在很難找到這么有年味兒的地方了,有搭臺唱戲的、有捏面人兒的、有賣風車的,還有各式各樣的老開封小吃,整個會場干凈有序,真是老少咸宜,明年我一定要再帶全家人來這兒玩。”網友“@國產珊瑚蟲”曬出了自己的廟會觀后感。
2月12日,大河網記者來到開封翰園廟會現場,只見廟會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數十家表演團體,輪番上演著以大宋傳統文化和民俗絕技為主的“祭祖大典”、“狀元迎親”、“中華猴戲”以及“水上斗獅”、“賽騎活驢”等實景節目。精彩喜慶的輪番表演,不斷引起圍觀者此起彼伏的笑聲、掌聲、吆喝聲。
開封市民周普,帶著妻子孩子來逛廟會,在拍了許多帶有廟會表演及喜慶背景的“全家福”后,又拉家人與記者一起合影,而后對記者說,咱“工薪族”在家門口逛廟會、看表演,不走遠路、花錢不多,可一家人其樂融融。咱老百姓過年,就圖個親人團聚、妻兒高興喜慶,足矣……(記者 張 恒 亢 楠)
網聚觀點
焰火沒了,年味不減,去趕廟會過大年
@天亮說晚安:現在霧霾天氣這么重,很多地方的焰火晚會聽說都要取消,與其每年幾十萬上百萬的放煙花,還不如辦一場豐富多彩的廟會,能熱鬧好久,既環保又節儉,還可以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知識,一舉多得。
大河網網友“夢醒時分”:咱們的廟會還是缺乏主題,大部分都以傳統的民俗為主,也許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其他地方的特色廟會,例如北京就有逛洋景兒、聽洋曲兒、品洋味兒的洋廟會;以圓明園皇家園林歷史文化和十二生肖文化為主題的圓明園皇家廟會;由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的“體育廟會”等。像我們的少林寺、龍門石窟這些主題都可以一試。
大河網網友“蜻蜓的眼淚”:好的廟會不能只讓游人看,還應該讓其參與其中,像今年的商都民俗廟會,從初一開始每天都有春節拜典,有春姑娘給大家撒糖果、花卉以及各種果實,還會把參與廟會的老人請上臺,讓他們給年輕人發舉辦方準備好的紅包。節目演出的時候還會邀請很多觀眾共同參與。
@冷月葬花魂:逛的其實不是廟會,而是一種記憶,現在很多人過年都選擇在家看電視,或是和朋友小聚。而對我來說,只有逛廟會才能感覺到是在過年,每每這時,就會想起小時候,我坐在爺爺的肩膀上,拿著剛買的紙風車,哭著鬧著要吃糖葫蘆。(原標題:低俗廟會 文化廟會 你愿意看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