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司馬昭畢竟是優秀的政治家,艱難中他作出了三個決定:第一,上表章將自己洗刷干凈;第二,保護股肱賈充不予追究;第三,拿成濟作犧牲品,用以平息激憤的民情,依漢律將其殺了,并夷滅三族。由成濟頂罪是唯一合理的、犧牲最小的選擇,專制政治本身就是陰謀政治,宮廷紛爭尤為骯臟,因此當后世再來譴責司馬昭時,不如譴責不斷制造血腥事件的專制制度。
可是,令人嘆息的是,由于曹髦的誤導,也由于國人衡量是非的帝王標準,使得司馬昭這位順應歷史和民心,在三國史上作出特殊貢獻的人物,卻遭到世人千秋萬代的鞭撻。這到底是司馬昭的不幸,還是歷史的悲哀?◎胡覺照(教授、作家、本刊專欄作家)【原標題:解讀司馬昭:一顆禍心還是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