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對人文訴求的認知,是商業與藝術之間最佳的橋梁。”
馬艷麗,中國時尚界的領軍人物,成名已久的內地超模。近年來,從名模到演員、設計師,并且開創MARYMA高級時裝定制品牌,被業內稱為“中國的辛迪·克勞馥”。身為優雅生活的倡導者,馬艷麗日前受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力邀,以跨界設計的形式,親自捉刀設計“饗聚·波爾多美食美刻”晚宴錦囊,緊隨其主理的高定時裝秀系列《城堡的婚禮》“落跑的新娘”一齊曼妙亮相。
《申周刊》=《申》馬艷麗=馬
《申》:從華服到美酒,到底什么是高級定制?
馬:高級定制就是為特殊的一個人、一個場合、一種心情去創造設計和表達。高級定制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申》:高級定制在歐美的現狀?中國呢?
馬:高級定制在歐美更趨向藝術化,代表思想、工藝、文化,有經典、有新銳,但商業狀態與藝術品市場比較類似。目前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還處于探尋階段,不同的人群按各自的條件和認知,強烈追求奢侈品或說更好的生活形態、內容。坦率地講,還是有很大進步的,對品牌文化認同有了新的趨勢。
《申》:高級定制在國內的現狀不容樂觀嗎?
馬:為什么不容樂觀呢?高級定制在國內的發展狀態和前景都不錯。很簡單的事例,跨世紀至今,高品質的商務聚會、酒會活動的數量可能成幾何上升,與會人群的著裝品質要求同樣也越來越高。本土高定行業的初期階段,無論時裝、珠寶或是其他產品,可能最大的困難是服務體系。這一體系雖然可以借鑒全球的知名品牌,但應有中國人文的內容考量。品牌想更快速地成長,則需要不斷使這一系統不斷完善、進化,才能滿足和引導不斷提升中的客戶體驗需求和塑造帶有中國消費價值觀的品牌文化。
《申》:目前Maryma高級定制的主要受眾是哪些?
馬:大致分為部分國家王室與政商界、文藝界、時尚界三個領域的知名人士。
2012年因為Maryma啟動了與中國高端商務俱樂部合作的“私密秀”模式,因此,政商界的會員數量變化會比較大。近年來經常會有會員朋友希望我們能將作品的成型周期縮短些,可能中國目前就是這樣的節奏風格。
《申》:大多數本土高級定制走的還是中國風路線?
馬: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精粹元素從時尚創意的角度講,毫無疑問是一個寶藏。不難發現,國際上的設計師所運用的恰恰是中國最為經典的、也是國際最容易了解到的我們的文化片段。國內的很多高級定制設計師當然更希望詮釋出自己民族的精華。
《申》:布魯斯南、貝克漢姆、謝霆鋒、成龍……你是怎樣爭取到這些客戶的?
馬:麥昆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不但是Maryma的忠實客戶,同時還是我的秀演音樂監制人。
有一些國際巨星是因他的介紹,在來華期間設定了關于接觸Maryma的行程安排。在參觀我們團隊設計與制作的過程后,如果時間充裕,他們大多會嘗試體驗我們的定制服務,尤其是中國元素的國際經典款。之后,往往就會成為Maryma的固定會員。
《申》:如果在農歷年年底出席酒會,您會定制一件怎樣的禮服?
馬:一件能夠展現生機、生命力量的作品。2012,無論怎樣,都是比較特別的一年。【原標題:馬艷麗:高級定制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