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油畫從歐洲15世紀才開始走向成熟。文藝復興是現代社會的開始,提出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商業開始發展。歐洲中世紀教堂的壁畫、雕塑是工匠做的,文藝復興出現了像達 芬奇這樣的知識分子畫家,他們開始用現實人物做模特畫宗教畫。解剖學、透視學同期出現了,形成了油畫的基本形態,可以說油畫是一個現代社會的品種。
西方油畫的寫實體系,把真實作為最重要的目標,這是由當時的社會需要決定的。教會需要藝術家在教堂的建筑上描繪表現宗教歷史的繪畫,皇室、貴族則需要藝術家為自己畫像,因此油畫寫實的功能應運而發展。西方的審美觀是從真實的造型體系中提煉出來的。17世紀以后,倫勃朗改變了油畫的古典風格,肖像畫走向世俗,普通的市民也開始需要欣賞藝術,因此繪畫多樣化的風格就出現了。可以說油畫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是功能決定的,當它從使用功能轉為欣賞功能時,寫實就不是油畫唯一的風格了。
而我認為,這個功能轉變的分水嶺就是印象派的出現。印象派的畫家用外光畫風景,效果真實,畫面出現朦朧的效果,受到大眾的喜愛。作品的造型也不再像古典藝術那么嚴謹,而是色彩斑斕,非常好看。19世紀從塞尚開始油畫出現了現代因素,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現代主義各種流派也相繼產生。創作時,藝術家更多地追求平面化、寫意性和絢麗的色彩,達到裝飾美和抽象美。畫廊出現后,藝術被作為交易的商品買賣,商業的繁榮更加促進了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表現派等多種多樣不同風格的藝術都蓬勃發展起來了,因此說現代主義是整個工業社會的產物。
抽象藝術是在20世紀初出現的,康定斯基是最早發現抽象美的藝術家。抽象主義的廣泛流行是在二戰以后,50年代達到高潮,藝術中心也從巴黎轉到美國。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災難,人們精神上受到的壓制、痛苦如何抒發呢?用傳統的油畫形態表達有一定的困難,而抽象的藝術沒有限制,容易表現,因此在那個時期抽象藝術的流行對全世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說社會的前進再一次促進了新藝術形式的發展,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藝術的功能與社會的現狀及需要永遠存在著某種聯系。
總而言之,油畫這個寫實的畫種依存于社會的發展功能變化,然后逐漸演變成多種風格的藝術。而不同風格作品中的美是從寫實的體系中提煉出來的,因此說油畫抽象美的源頭是有寫實根基的。
現代主義有兩大特點,寫意和平面化。美國理論家格林伯格認為現代主義就是平面化。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能夠感覺和陶冶心靈的藝術,形式美比真實更重要。古典寫實繪畫是通過技法真實地表現一個主題內容。而現代主義的作品是從具體的形象中概括、夸張、變形,甚至抽象化,它不以真實為目的,作品的要素是表達心情,因此平面化和裝飾性就成為現代主義的重要特征。
我原來以為平面化不容易做到寫意。但是后來我發現搞現代藝術的人多是寫意的。馬蒂斯是大寫意,莫迪里阿尼、埃貢 席勒、克里姆特都是寫意的。馬奈開創了突現筆觸在畫面中的美感,畫面上表現出寫意書寫的重要性。正如中國筆墨的書寫之美是攝影等任何科學的東西無法代替的,西方繪畫的寫意筆觸與東方的寫意筆墨不但不同,而且是千變萬化,人人不同。因為它是個人的主動追求,體現個人的智慧結晶。
達利開創了一種新的現代古典,是具有時空錯位特點的超現實主義。我認為超現實主義是當代繪畫的核心,實質就是打破時空,用古典的方法表現時空觀念的錯位,畫面效果更好,譬如瑪格利特就是這樣。用各種形式表現觀念的作品挺多,關鍵是打破時空。造型和線條力度比古典的要強,同樣也有明暗關系。這就是當代古典。(《靳尚誼全紀錄》)【原標題:靳尚誼:油畫的演變是由它的功能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