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暑假,考慮到學校放假,葉欖又把目光投向了鐵路。他印制了大量的環保宣傳材料,走向車站、列車進行宣傳,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鐵道部環保辦稱贊他"宣傳環保、功不可沒"。人民鐵道報、中原鐵道報紛紛撰文介紹他的事跡。很多列車在他的影響下,開展了環保活動。此后,每年的寒暑假,他都在列車上宣傳環保。至今,他已經到過500多列列車、120多個火車站進行宣傳,發放環保資料30余萬份,被譽為鐵路民間環保第一人。2005年1月18日,由葉欖參與策劃、北京地球村組織實施的T61/62次綠色列車項目開始正式啟動,成為萬里鐵道線上一條流動的綠色風景。他還因此獲得鐵道部環保辦、全國鐵道團委和北京地球村聯合授予的"綠色之星"榮譽稱號。
除了學校和鐵路之外,葉欖還利用自己的特長——"一筆雙鉤"書法宣傳環保。1999年,當得知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召開,他花了4個月時間寫了一幅長200米4萬余字、囊括了《中國環境保護法》等6部環保法律的"雙鉤書法"長卷,捐贈給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博會組委會還為此舉行了隆重的捐贈儀式,現已被作為館藏物品收藏。2002年6月5日,在深圳召開的紀念世界環境日大會上,他應邀用"一筆雙鉤"書寫了一幅9.6平方米的巨大"綠"字,并送給聯合國紀念世界環境日大會組委會,得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新聞官伊麗莎白女士的高度稱贊。2004年10月31日,中宣部、國家環保總局和團中央等七部委聯合舉辦的中國環境文化節閉幕式上,他"一筆雙鉤"寫下了"綠色中國"4個大字,受到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和各部委領導們的一致好評。近年來,他利用自己的書法特長,在相關單位和人士的支持下先后出版并書寫了《青少年環保字帖》、《節能減排鋼筆字帖》等5本環保類字帖,免費贈送各中小學校達5000余冊,起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俗話說得好,在家千日好,出外時時難。這些年來,葉欖已經記不清自己睡過多少候車室、教室和廢棄的房子,有時還要露宿野外,他的主要行李就是一些衣服和環保資料、相冊等,最重時能達到25公斤。現在他平均每個月的消費不超過500元,不管走到哪里,大部分都是在小吃攤上吃一點飯。到了夜晚,他就在火車站或汽車站里的座椅上湊合著坐著睡一夜。遇到寒冷的日子,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滋味至今難忘。1999年在云南昭通山區考察環保時,身上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了。他先花5毛錢買一碗米線,再花5毛錢買一碗米飯,吃過米線后,用湯水泡米飯吃,這樣一頓飯才花1塊錢就解決了。甚至有一次,在山路上行走時,饑餓難耐,不得不到附近的農家討要一碗米飯充饑。
獨走天涯,個中甘苦只有一個人默默品嘗,不但要忍受艱辛,有時還要冒著生命危險。1999年11月,在海南島的一片樹林里,葉欖發現兩個人正在用獵槍打鳥。他走上前去勸說,其中-個人不耐煩地說:"你有神經病啊!再說,我不打鳥了,打你!"說著,就把槍口對準了葉欖。還有一次在云南,葉欖騎車走一個30公里的下坡路時,長時間的剎車使車閘突然失靈了,在一個拐彎處人仰車翻,栽到路旁的山溝里,膝蓋被巖石劃出一個口子,骨頭都露了出來,當時他就昏了過去。這些年在路上,葉欖被狗咬過3次,被小偷偷過13次,被人打過5次,但都沒有動搖他堅持公益環保宣傳的信念。他忘不了每一個曾經給過他幫助的人和組織。他說,"我能夠走到今天,和全國各地的熱心朋友們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為綠而歌志不休
從1993年至今,葉欖已在公益環保之路上走了17年。17年來,葉欖的足跡遍及除了港、澳、臺以外的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行程超過了16萬公里,已在國內學校、火車站、列車等場所進行過2000多場次的綠色環保宣傳,直接受眾人數達130萬人次。河南、浙江、云南、廣西、海南、廣東、上海、北京、江蘇等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環保局紛紛授予他"環保宣傳榮譽獎"。通過實地考察,他做了150多萬字的有關生態現狀及保護的記錄,拍攝了10000余張資料照片,向沿途的人們宣傳環保知識。他還利用網絡優勢宣傳環保,創辦了"綠色行者"網站和“綠色和平之旅”、“綠色行者葉欖”等博客,目前登陸人數已達50萬人次。葉欖還在環保宣傳考察的途中,將所見所聞匯集成書,先后在朋友們的支持下出版了《夢中的橄欖樹》、《且行且歌》等十本環保詩文集,并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河南省作家協會吸納為會員。他先后向社會各界,特別是中小學校贈書達10000余冊,對生態文化的傳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2008年12月,他又籌集資金,為5.12地震災區青少年撰寫了《綠色童話》一書,并捐贈災區學校。
辛勤的付出,也給葉欖帶來了各種榮譽:2003年2月,葉欖獲得中國環保最高獎——"地球獎"; 2003年12月5日,葉欖作為全國環保志愿者的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王兆國同志做了主題為"把綠色灑遍人間"的環保志愿服務事跡匯報;2004年2月,當選為第五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是十杰中惟一一位從事環保的志愿者;2006年2月獲得首屆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獎,并因為獲得該獎的原因于同年8月份出訪日本。2007年5月,葉欖又作為“中國青年群英會"的代表,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和全國的226位代表一起參加了“中國青年群英會”。2008年12月5日,葉欖又榮獲首屆全國優秀慈善工作者稱號,應邀參加了中華慈善大會,并受到胡錦濤同志的接見并親切握手。2008年年底,他和“聯合國和平使者”珍.古道爾博士等24位環保人士一起成為2008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候選人。17年來,其事跡也先后被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鳳凰衛視、中國青年報、搜狐網等600余家新聞媒體報導過。17年公益環保之旅,葉欖依然癡心不改那份對綠色和平的追求與向往。旅行世界,宣傳綠色宣傳和平,成為“聯合國和平使者”是他人生的終極理想。如今他依然在通往這一理想的旅程中,為公益為綠色為和平且行且歌。在自己出版的書中,葉欖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也是他心靈的傾訴吧——
為綠而歌志豈休,不到天涯不回頭;化作一枚橄欖葉,風雨人寰飄悠悠。風雨飄搖,四海為家,我注定要失去些什么,但注定也會得到些什么。于得于失,我看得都不是太重,我所看重的所追求的,是生命達到完美,理想達到真實的這個過程。也許我會在這個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