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伊尹與中原青銅時代

2012/4/27 10:29:32 點擊數: 【字體:

  

    如果能沿時光的河流,上溯到中華文明的源頭,然后順流而下,做一次漂流,其驚險程度,會比黃河漂流、長江漂流更驚心動魄。
  
    上溯到3600年前的商代,你會發現地球上大多數地方蠻荒未開,而河南大地文明之光閃爍明亮。商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在河南發育成長,向四周傳播擴散。
  
    在森林密布的河流兩岸,走在體格強健、穿粗麻布衣服的古人中,你會聽到他們在傳誦一個名字——伊尹。這人是那時候的英雄,商王朝的開國名相!他輔佐商湯,打敗暴虐的夏桀,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換代。
  
    新的王朝“寬以治民”,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國力日益強盛,使天下萬方(古國)歸心,“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詩·商頌·殷武》)由此,眾多的古國逐漸匯集成一體化的國家系統,華夏民族逐漸形成。
  
    其后,商王朝打造出燦爛的青銅時代,成為中國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榮的重要時期。走過這段歷程,你才有機會看到后來秦皇漢武的恢宏、唐宗宋祖的闊大。
  
    這篇文章,希望能讓你走近伊尹和那段逝去的歲月。

    廚師出身的“總理”

    伊尹祠周圍很安靜,腳踩在麥田松軟的黃土上,發出輕微的“噗噗”的聲音。山里的地金貴,青青的麥苗不留一點縫隙地“包圍”著不大的祠堂,直長到了墻根。
  
    2003年春節前夕,記者來到嵩縣紙房鄉龍頭村空桑澗旁的伊尹祠。伊尹是商王朝的開國“總理”,在商王朝的地位,相當于周王朝的姜子牙、蜀漢的諸葛亮,是史書記載的中國第一位名相。按照《呂氏春秋》、《水經注》等古籍的記載,這位3600年前的風云人物就出生在這一帶。
  
    眼前的伊尹祠規模不大,正殿5間,東西兩配殿各3間,前門一座,第一眼給人的感覺是三個字:夠滄桑!小小的四合院內瓦礫遍地,凌亂的蒿草一米多高,一棵老梧桐下的落葉在腳下沙沙作響。整個祠堂灰瓦灰墻的色調暗淡,房頂滿是枯葉,正殿后墻坍塌,失去支撐的屋脊也塌下一邊。
  
    陪同記者的姬朝武老人,退休后致力于搜集有關伊尹的史料、傳說和遺跡。前不久,他聽人說在一條水渠的下面,有一塊關于伊尹的清代石碑,和幾個志同道合的老人一合計,他們每人出了200多元錢,雇農民把石碑挖了上來。姬朝武說,要再不保護,關于伊尹的古跡“一點也沒有了”!伊尹祠是老人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指著荒蕪的院落,老人說,以前院里密密的都是古柏,最大的兩三個人合抱粗細,站在院里看不到太陽。1958年“大躍進”時,全部被砍光了。
  
    現在已經沒人能說清楚伊尹祠始建于何年何月了,只知道古人曾多次重修過。現存的房屋是清朝道光年間在明伊尹祠的廢墟上重建的,而明代又是在古祠的廢墟上重建的。明代永樂年間,一位胡姓尚書來憑吊伊尹時,看到古祠瓦礫遍地,已成廢墟,非常感傷,動員當地士紳捐資重建了伊尹祠。屬于伊尹的年代實在太久遠了,這個祠堂的重建成了各朝代的“接力賽”。當地人說,伊尹祠周圍的麥子都長不好,因為“下面膝蓋深的地方鋪了一層磚”,可見伊尹祠的規模曾經遠比今天大。
  
    伊尹祠前,有一小石碑,據說是胡尚書當年所立,蹲下細看,碑上字跡模糊,啥也看不清楚了。看樣子,古人認為最堅固的石頭,最長久的碑刻,也抵不住歲月剝蝕。
  
    3600年前的人和事,實在太古老了,那時候,沒有洛陽、西安、開封這些“古都”,更沒有北京、南京、杭州這些“新貴”,地球上大多數地方蠻荒未開。伊尹后過了1000余年,商王朝的一切都煙消云散后,他的后裔孔子才在山東曲阜出生,長大后整理古文明、思考人生,廣收門徒,開宗立派,成為后世的“至圣先師”。
  
    伊尹的故事很少有文字記載,主要是后人根據傳說整理的,關于伊尹的出生的傳說有很濃的神話色彩。《呂氏春秋》、《水經注》的記載基本相同:一位有莘國的女子采桑時,在一棵大桑樹的樹洞(空桑)里拾到個男嬰,抱回去獻給了國君,國君把嬰兒交給他的廚師撫養。
  
    隨后有人追查嬰兒的來歷:他的母親在伊水邊住,夢見神人告訴她,看到家里的石臼出了水,趕緊往東走,千萬別回頭。第二天早上,她看到石臼出了水,趕忙喊鄰居們逃命,自己往東走了5公里,忍不住回頭看,自己的家已是一片澤國,這一回頭不打緊,她的身體變成了空桑。于是國君讓這個男嬰以伊為姓,這就是伊尹。
  
    伊尹自幼聰慧,勤學上進,他不但跟著養父學了一手烹調好手藝,還足智多謀,聰明異常,志向遠大。
  
    關于伊尹如何出人頭地,有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很耳熟:他的博學與韜略聞名天下,商湯求賢若渴,三次派人去請,最終打動了他;第二種說法帶點浪漫色彩:商湯為了得到他,不惜使出“美男計”,娶了有莘國公主,使伊尹作為陪嫁的奴隸來到了商國;第三種說法可能最真實:伊尹不過是陪嫁的奴隸,很擅長做飯,但有段時間他給商湯做的飯不是咸就是淡,引得商湯詢問他,他就“以滋味說湯”,從做飯談到治國,一番高論,讓商湯對他另眼相看,把這個廚師越級提拔,直接任命為商國的“國務院總理”。
  
    不管伊尹和商湯如何相知,后來的結果是沒有爭議的:伊尹出謀劃策,盡心盡力,幫助商湯打敗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并先后輔佐4位商王,奠定了商朝600多年的基業。把華夏古文明帶入青銅時代的鼎盛。
  
    伊尹還是民間的廚神。相傳他的烹飪技術十分高超,《呂氏春秋·本味篇》說他做的菜久放不腐壞熟而不透爛甜而不過頭酸而不強烈 咸而不澀口,辛辣不過度,淡而不寡味,肥而不油膩。《本味篇》是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的文獻,記載的便是伊尹跟商湯之間關于怎樣調和五味的討論。所以今天的廚師們還很懷念這位“有出息”的老前輩,把他敬為“祖師爺”。記者在網上看到,就在本月,首屆“伊尹獎”中華烹飪技術創新大賽要在北京和上海同時舉行。
  
    由于年代久遠,又沒有當時的文字資料,伊尹的出生地還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他出生在開封陳留附近,還有人說他出生在山西合陽。在商丘,也有伊尹的墓地。

    自稱太陽的暴君

    記者離開伊尹祠時,已經是暮色四合的傍晚。環顧四周群山,林木稀疏,植被稀少,伊洛河上游的丘陵地帶差不多都這樣。但時光倒退數千年,伊尹在這塊土地上呼吸的時候,這里卻是樹大林深,清泉潺潺,伊尹生于“空桑”的傳說,就說明這里當年桑林遍布。
  
    伊洛河流域,曾是華夏文明主要的發源地之一。伊尹時,這里是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帶。
  
    夏朝從大禹開始,到桀滅亡,傳14世,17王,有400多年的歷史。夏桀的國都,據說就在今天偃師的二里頭。這個國家的范圍,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