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精美的禮品盒,不管土饃怎么樣,我的心里都是美美的。拆封,呈現在眼前的是精致的六邊形小紙罐包裝,紅色罐子是奶油味的,綠色罐子是蔥香味的,四周印著她家鄉的景觀介紹。她的家鄉有傳說中的王屋山,大名鼎鼎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那里。
取一罐仔細看上面的介紹,土饃原來還有一個神奇的來歷。傳說很久以前,風景秀麗的王屋山突然流行一種疾病,人人胃酸、心嘔、厭食,且方圓百里無人能醫。人們設壇祭天,感動神靈,于是觀音菩薩化身一老太來人間施藥。她取天壇頂峰之土,將面團放入土中炒制,令人服用,果然痊愈。人們為了紀念她,將面團叫做“土饃”。
懷著好奇心打開紙罐,還有一個小塑料袋,一顆顆可愛的土饃令人忍俊不禁。它的形狀像我們包餃子搟皮的時候切下的一個個小面團,個頭比那還要小許多。土饃是土色,捏一顆放在口中,嘎嘣脆,透著炒制的香味,有點像旺仔小饅頭的脆,卻比它更實誠。視其外包裝,圖案上有冒著熱氣的湯碗,猜測大約也可以像綠豆丸子一樣,用開水或滾湯泡著吃吧!
按著快遞上留的手機號給輕輕回復,告訴她我已經品嘗到了美味,她很快就回復說:“吃的時候多喝水,要防止上火哦。”
網絡這沃土,也講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哩。(風中沉香)(原標題:輕輕的土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