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柿子產業呼喚技術創新

2013/8/30 12:35:56 點擊數: 【字體:

柿子產業呼喚技術創新

  秋天,樹葉漸黃還綠,但是那山間的柿子樹上卻掛著一盞盞橘紅色的燈籠,強勢地闖入你的視線。它熱烈而寧靜,給農民希望和富裕。

  我省是柿樹種植的最適生區之一,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第三位,是全國柿子三大產區之一。柿樹種植主要分布在洛陽、南陽、安陽、新鄉、焦作、平頂山等地,其中種植面積較大、產量較高的縣市有滎陽、博愛、新安、偃師、欒川、魯山、衛輝、林州、淅川等。主栽品種有博愛八月黃,滎陽水柿、灰柿、七月早,新安牛心柿等。

  我省的柿樹絕大部分為澀柿品種,不耐貯,商品性差,很難作為鮮水果進入市場,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日本甜柿是我省1990年代開始引進的新型果樹品種。9月成熟,摘下就可食用。

  甜柿發展前景好

  我省甜柿大多為零星分布,沒有大規模的生產基地,種植面積較小,產品供不應求,近幾年甜柿價格穩中有升。

  日本甜柿具有生長快、結果早、易豐產、品質佳、樹上自然脫澀、耐貯運、效益高等特點。從外觀看,日本甜柿色澤鮮艷;從品質比較,日本甜柿脆甜可口,宜作水果。日本甜柿品種很多,經引種試驗,在我省表現較好的品種有富有、次郎、西村早生、禪寺丸等。

  日本甜柿耐瘠抗旱,是發展山區半山區經濟的優良果樹。它種植管理相對簡單,用工量比其他果樹少得多。據統計,甜柿的用工量只有蘋果和桃的一半,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我省的勞動力優勢也是日本和韓國不能比的,這也為我省甜柿走向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從國際市場來看,幾個農業大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基本不生產柿子,不會沖擊我們的國內市場,也不會對我們的甜柿出口帶來競爭壓力。盡管日本、韓國的甜柿產量較高,質量較好,但這兩個國家均屬農業小國,也屬于小農經濟,甜柿生產成本比我們高得多,也不會對我們占領國外甜柿市場形成太大競爭。作為一種益智、健康食品,日本甜柿深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喜愛,市場供不應求,出口價格大大高于蘋果等傳統水果。在日本,一個甜柿最高售價1000日元(折合人民幣70元)。

  從國內市場水果消費趨勢看,大宗水果的消費量穩中有降,趨向穩定,小雜果消費量增長較快。甜柿成熟期正值國慶、中秋期間,其果色橙紅,具有亮麗的蠟質光澤,似“火焰”,可滿足節假日期間人們對小雜果的消費需求。

  甜柿栽后一般第二年就可結果,5~6年進入盛果期,畝產量在4000公斤以上。我省甜柿收購價一般都在每公斤6元左右,畝產值可達2萬元。如果用柿葉做保健茶,還可以增加一部分收益。

  柿子生產問題多

  1990年代以來,我國柿子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1990年,我國柿子產量僅為60萬噸,到2004年達到180萬噸,每年以近10萬噸的產量增加。

  盡管作為我國的特色水果,柿子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是截至目前柿子只是土特產品,還沒有真正遠銷海外。究其原因是現行的脫澀技術使柿子脫澀后即變軟、變黑,脫澀后的柿子既擺不上貨架,不便貯運,又不能吸引習慣于吃硬脆柿子的南方人和外國人消費。

  省林科院魏玉君博士多年來一直從事柿子的生產與研究。他擺出了柿子產業的一系列問題:澀柿產量低而不穩,不宜加工和儲藏,必須經過漤制脫澀后方可食用,而且要掌握好水溫、火候、時間和埋放材料等條件。如果掌握不好,柿子會脫澀不完全。柿子優良品種和專用品種的開發與推廣力度不夠,大多數生產品種屬本地品種,品質差,不耐貯藏,成熟后需迅速處理。我省柿樹多為零星種植,規模化經營的較少,各級營銷體系不健全,柿子生產尚未形成產業化。現有的加工產品主要以柿餅、柿醋、柿霜糖為主,處于粗加工階段,貯藏技術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種植技術需要創新

  滎陽柿子皮薄無核,漿汁豐富,曾是宮廷貢品,有著上千年的種植歷史。2006年11月,滎陽市的柿子紅了,漫山遍野的柿子無人收購。柿農只能先把柿子摘下來,然后做成柿餅或者在家釀成柿子醋,有的來不及采摘的,只能眼睜睜看著柿子爛掉。而在2007年12月,日本柿子在北京市場銷售,一個柿子竟然賣到200元人民幣。同樣是柿子,為什么我們的柿子同日本柿子相比差距如此懸殊,在市場上始終處于被動地位?

  那么,日本種植柿子有什么奧秘呢?省林科院魏玉君博士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一是品種。日本有柿子品種1000多個,其中很多被我國引進種植。但有意思的是,他們生產中大面積栽培品種只有十幾個。他們選用最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幾十年不變。而我們栽培的品種就很多很雜,不少地方趕時髦,違背 “適地適樹適品種”的栽培原則,盲目引進推廣新品種。二是種植技術。日本研究種植技術的重點是提高果實品質,開發易操作型技術。比如,為了生產反季節柿子,日本開發了設施內加溫栽培技術,使柿子6月就可采收上市。在科學配方施肥、灌水、提高品質研究方面,根系保水性(覆蓋)栽培技術既節水又省肥,大容器栽培或控根栽培技術可使細根集中在土壤淺層。三是脫澀和采后處理。改進脫澀方法,延長貨架壽命,是日本目前最大的研究課題。日本的科研人員對柿子內丹寧的成分和性質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對柿子軟化機理的研究也取得很大進展,鑒定出了脫澀過程中柿子軟化的限制性因子,不同的柿子品種使用不同的脫澀方法。在保鮮方面,小包裝高效冷藏技術可有效地保鮮柿子180天,6~9月供應的是溫室中栽培柿子,10~11月供應的是露地采收的柿子,12月至翌年5月供應的是保鮮柿子,做到了柿子周年上市。

  為柿子產業插上翅膀

  目前我省還有很多制約柿子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解決不了。針對這些問題,魏玉君憂心忡忡。她說:“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變,會嚴重影響我省柿子產業的發展。”

  魏玉君認為,當前我們需要做以下工作:引進新的柿子品種,特別是甜柿品種;引進先進的栽培技術,矮化柿樹,實行柿樹的產業化管理;采用先進的脫澀技術,使柿子脫澀后仍然保持新鮮、硬脆;采用先進的保鮮技術,使柿子均衡上市;研制柿子酒,生產柿子茶、透明柿餅、柿子羹、柿蛋皮等柿子系列加工品,延長它的產業鏈。

  目前,我省每年投入到柿子產業科研的人、財、物不多,發表的論文和鑒定的成果也不多,對我省柿子產業發展的作用不大。這就需要將科研院所、高校及生產一線的科技人員聯合起來,集中力量,統籌規劃,協作攻關,以避免低水平下的重復勞動和資源浪費,讓科研、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走邊科研、邊示范、邊推廣的路子,力爭在短時間內,能在柿子品種選育、栽培技術、保鮮運輸及深加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們的柿子產得下、收得回、存得住、銷得出,為我省柿子產業出一把力。(本報記者 王雅萍)(原標題:柿子產業呼喚技術創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科技報(2009-09-2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林州:金秋柿子紅滿天(圖)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