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新,小名新合,梅花拳第十六代傳人,生丁1912年,卒于1974年。自幼身材魁梧,體魄健壯,愛好武術,成年之后靠種地和開棺材鋪為生。論干農(nóng)活,張懷新可不含糊,犁耕鋤耙、搖耬撤籽、揚場放磙、趕車打垛……樣樣拿得起放得下,堪稱一把好手。
解放前。農(nóng)村里沒有機井,澆地令靠絞轆轆,那時又多旱,莊稼人一年四季絞轆轆,絞完一天轆轆回到家,個個累得精疲力盡、腰疼胳膊酸。而張懷新則不同,絞罷一天轆轆回到家來,并不覺得累,飯也顧不上吃,帶上一串“鍋餅子”就又出了門。干啥去?步行到十里開外的北辛村,跟梅花拳拳師劉懷慶(外號“三老寬的”)學練拳。帶的那些“鍋餅子”,走一路吃一路,到了辛村拳場,正好吃完。
張懷新練拳非常用功,也不怕吃苦,別人晚上練一兩個鐘頭,大都又累又困了,便回家睡覺。張懷新卻是等別人都走后。堅持獨自練習到半夜,并要求師傅再教幾手“新招”。所以,張懷新在同輩的拳友中成為佼佼者,出類拔萃。
有一年秋后,張懷新用小車推著兩布袋新碾的小米去沙河趙泗水趕集糶米,回來時天已擦黑,剛走到一片蘆葦坡,忽然竄出三條大漢,擋住去路,厲聲喝道:“趕快把錢丟下,饒你性命!”,不好,遇上劫路的了!但只見張懷新不慌不忙,放下車子,說道:“糶米的錢我裝在襪腰里,叫我掏出來給你。”說罷一抬右腿.雙手一扳右腳.腳尖便勾住了右肩膀頭。三個家伙一看張懷新原來身懷絕技,嚇得大驚失色,扭頭就跑,剎時不見了蹤影。
“七七”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占領了整個華北,t940年,日本兵占領了邢臺,到處蓋炮樓、挖壕溝。當時,張虎莊有十幾個人在邢臺一個燒磚窯上千活,當民工。那個窯主是個漢奸親日派,他為了巴結和討好日本人.主動為日奉兵送磚蓋炮樓。民工們知道之后,對窯主恨之入骨,在帶班的鼓動下,一個個消極怠工,于是,帶班的便遭到了窯主的毆打。大家一氣之下,都回到了張虎莊不干了。
張懷新聽說此事后,頓時義憤填膺,決心為弟兄們出氣。于是他便讓帶班的領路,找到邢臺磚窯上,將那個漢奸窯主狠狠揍了一通!當時,窯主跟著四五個隨從,帶班的擔心張懷新吃虧,但張懷新會拳,身手好.有功夫,上來一個打倒一個,上來兩個打倒一雙,最后他們一齊上,全部被張懷新打得磕頭求饒。張懷新警告他們:“如果再欺壓鄉(xiāng)親,替鬼子效勞,下次決不輕饒!”
但話又說回來,事后窯主狗仗人勢,告訴了日本人,鬼子派兵四處尋找張懷新,張懷新只得到沙河許莊一個開棺材鋪的朋友家躲了幾個月,有兩次躲進棺材才幸免于難。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張懷新跟朋友學會了做棺材的木工活,后來自己也開起了棺材鋪。此手藝后來傳給次子張志林,子又傳子,直到現(xiàn)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