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裝是一項古老而獨特的社火表演,它的藝術造形獨態,設計精密,故事性強,不僅反映了淳樸的民風,同時也創造演繹了燦爛的民間文化與藝術,展現出民間藝術的魅力。背裝藝術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與舞獅、旱船、鼓鐃等民族藝術相比,更具藝術感染力。
“小妞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挑著相。”這便是小冀背裝。2008年,小冀背裝被新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新鄉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新鄉縣的小冀鎮,自古以來就有敬火神爺的習俗,并把正月初七定為火神生日,每逢年節和好年景,在火神廟唱戲為廟會助興,但唱戲只能在固定位置,為了顯示火帝真君的神威,早在清代初年,鎮上有識之士把4—8歲兒童打扮成戲劇人物,用專制的鐵架把小孩背在空中,把背小孩的大人也打扮成與上邊相吻合的戲劇人物,抬著火神大駕,配合鼓樂,在大街和小冀寨墻以內行走穿花,逐漸形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民間藝術隊伍。小冀背裝在中原一帶影響較大,綿延至今,自清初以來已有300多年歷史。
小冀背裝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舞蹈藝術造型形式,其內容豐富多彩,陣容宏偉龐大,演出時,背裝者身穿與上裝人相吻合的下裝衣,右手托著古往今來人物造型的男童幼女。伴著鼓樂,邁著大方八字步,下搖上扭,兩邊旌旗招展,鑼鼓震天,半空中飄飄蕩蕩,花枝招展,五彩繽紛,十分壯觀。
小冀背裝種類豐富多彩,從清初的只有戲劇扮相,到咸豐年間發展到龍鳳旗彩旗40面、4鐃4鈸、10面大鼓,還有護裝的10對大紅紗燈,4面回避、肅靜虎頭牌,4對黑紅大棍,包括背裝人、護裝人、小孩子家長,逐漸形成了一支數百人的龐大隊伍。
火銃為背裝發號施令,助威,大多用三眼銃,現在為了安全起見,已改為鞭炮。10面大鼓,4鐃4鈸,為背裝敲打鼓點,可謂韻律分明。龍鳳旗彩旗40面,分列兩旁,既增添節日氣氛,還保護背裝場地。4面回避、肅靜虎頭牌,黑紅大棍和戲劇舞臺一樣,為火神爺護駕。杈桿30多根,為保護裝上小孩子和上裝、下裝時使用。點棍,則是供背裝人暫休息,臨時在肘窩支住裝架,減輕大人的負擔。
裝架,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是固定小孩用的立桿,下部是背裝人身上扣的鐵褂子,統一由經過嚴格訓練且熟練掌握技術技巧的成年人表演。下裝衣和上裝衣,下裝衣大人穿,上裝衣小孩子穿,且全部為成人戲裝。
裝架上有花叢和假肢假腳,小孩子立在花叢中(實際是在裝架上坐著的),使好多人弄不懂小孩子為啥會穿大人衣服,這其中的機關、奧妙還須絕對保密,使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小冀背裝,主要塑造各種各樣古往今來的戲劇人物;表演者大都以戲劇中的“生、旦、凈、末、丑”進行化妝和表演。
單人裝自古以來是以“美猴王”開路,后有“皇帝”、“武將”、“公主”、“小生”、“穆桂英”、“楊宗保”、“紅娘”、“林黛玉”、“賈寶玉”,“哪吒鬧海”、“唐僧取經”、“三國演義”等20多個人物和劇情扮相。
到光緒年間,背裝中又發明了雙人裝、三人裝。雙人裝有牛郎織女、天仙配、一柱香、白玉杯、張三跑馬等。三人粧有三仙妹、白蛇傳等。
因所需人員太多,一般單人、雙人、三人背裝最多達24路,需用200多人次。
在小冀,自古以來全鎮只有一個小冀背裝會,設一個總會首,會首系民主產生,推舉德高望重、熱心公益者擔任。會首組合副會首,不搞世襲,農閑時召集人員演練,負責日常事務。
自古以來,小冀背裝有小孩子要連上3年的傳統,挑選上裝的小孩子被稱為“采裝”,要求4—6歲,長相俊美,并且衣冠道具、招待吃喝全由自己開支。因花費很大,所以要在生活條件差不多的人家中挑選。屆時,采小孩子時黃裱紙的貼子下到了哪家, 哪家都是百分之百服從,并且感到榮幸和自豪。小冀幾百年來流傳這么一個歌謠:“小妞上過裝,婆家不用相,男孩上過裝,媳婦挑著相。”
小冀背裝陣容龐大,組織紀律強,內容豐富多彩,按民間習俗形成了慣例,獨具風格的民間藝術造型,具有最原始的俗神信仰,是憨厚樸實的農民有一種精神寄托。演出時以背裝為主,大鼓烘托氣憤,鼓音和旋律同其它鼓不同,所用裝架別具一格、綁裝、卸裝技術性強,在舊社會保密。
背裝架制作巧妙,歷史悠久,清代年間,熟火粘接而成,工藝精湛,裝高精巧,最高達5米有余,虛實相生,仰望表演隊伍宛如飄飄欲仙,結構新穎別致,有驚無險、使人遐想如幻、神奇莫測,陣容龐大,配合默契,民眾之多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在中原一帶以“高、險、奇、特”著稱,顯然對研究中原地區的民俗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小冀背裝,在逢年過節和重要慶典時,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節日文化生活內容之一,它的內容、特征及其歷史在中國其它省市實屬少有,對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繼承傳統文化,弘揚真善美、針砭邪惡丑,構建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促進作用。所以民俗,往往是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為廣大民眾所喜愛、所熟悉,往往是反映文化與自然和諧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
歷史流轉的光影中,星圖不斷變幻,草木代代榮枯。在時間面前,我們無法取勝,但它緩緩流過的同時,也留給了我們很多。我們只有用心來銘刻下時光的一點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