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放先生的書法可以概括為三個字:全,精,雅。
所謂“全”,是說他兼擅諸體。李放幼年習書,積數十年功力,打下了相當深厚的基礎,而且作為科班出身的書家,李放經過嚴格的訓練。從而培養出諸體兼擅的素質和能力,李放于楷、行、草、隸篆皆有涉獵,而且都達到了相當的造詣。不但如此,每一種書體他還能寫出不同的風格。比如楷書,不但能寫始平公造像風格,也能寫張黑女墓志的風格;行草書不但有二王風格的作品,也有張旭、懷素、蘇軾風格的作品,李放書法以魏體楷書和行草見長,然其篆隸也寫得很好。篆書有天發神讖碑的筆意,又受清末諸家的影響,寫得天骨開放,雄健大氣。書家偏工者多,兼擅者少。欲諸體兼擅,非有廣泛的涉獵,深厚的積累和高屋建瓴的把握能力不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放的各體皆能,大約與教學的需要有關,久之便造就了這種書家可貴的素養。
其次是“精”。李放之于諸體,不是止于“會寫”而已,而是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由于其涉獵廣泛,高屋建瓴,他善于從各體各家的不同風格中挹其精華,融會貫通,陶冶熔鑄,從而打造出自己的風格。比如魏楷,他取始平公的方筆峻厚之勢,而濾棄了其中夸張的尖棱,泯滅了刀塹斧鑿的痕跡,所以這種較為極端的風格自他筆下出來,已變得溫醇峻厚華貴雍容。而其用筆的穩重樸厚、筆沉墨實,不難看出其師歐陽先生的影響。李放的行草書主要取法二王,參以旭素、東坡,提按變化豐富,使轉精致到位,結體寬博大氣,骨法洞達。其書風清剛雅正,率真自然,不故意造險,不刻意夸張,有如天生麗質,不施粉黛,素面朝天。跟李放的作品比起來,那些夸張矯飾,搔首弄姿,以小技巧取悅讀者的作品則未免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