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信陽 >> 文化遺產(chǎn) >> 文遺賞析 >> 瀏覽信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豫韻楚風”信陽民歌系列三 高高茶山飄情歌(2)

2013/9/29 17:25:33 點擊數(shù): 【字體:

  老一輩的茶農(nóng)回憶:當時茶鄉(xiāng)有個說法——茶山學會《虞美郎》,帶走茶姑拜花堂;茶山學會《闖隔簾》,娶個茶姑不要錢。《虞美郎》和《闖隔簾》都是大別山流行廣泛的敘事歌謠,有簡單的人物,有故事情節(jié),情意綿綿,引人入勝。茶農(nóng)們夜晚炒茶時一曲接一曲地唱,有時合唱,自娛娛人,也常常吸引不少姑娘媳婦來傾聽。嗓音優(yōu)美的帥小伙,往往就憑借這些茶歌打動茶妹子的芳心,連彩禮都不用掏,就把茶妹子帶回家了。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學者們認為《采萍》、《行露》、《有梅》等14篇系江淮地區(qū)的民歌。信陽的民歌研究者認為其實也是信陽一帶的民歌。《有梅》記錄的民風民俗,似乎就是信陽當代民風的“祖母”——

  “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頃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什么意思?大齡女青年看見樹上的梅子紛紛掉落,觸景生情,急于找婆家。聞一多則指出這首詩是寫在一次“大齡男女青年聯(lián)歡會”上,某大齡女青年拋梅子擇婿未果的焦慮心情。

  毛序在評價《有梅》時,引經(jīng)據(jù)典,說此詩“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男女及時”,是當時的基本國策。古代醫(yī)療條件差,人口死亡率高,擁有人口數(shù)量的多少,是評定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周禮·媒氏》規(guī)定男女婚配的最大年限是男30歲,女20歲。《國語·越語》里說,越王勾踐為了報仇,下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國家強令男子在30歲以前、女子在20歲以前解決婚姻問題,進行人口生產(chǎn)。如果超過這個年齡,政府就出面進行配給。具體辦法就是組織帶有文藝聯(lián)歡色彩的集會,讓適齡男女投木瓜(衛(wèi)國)、贈芍藥(鄭國)、采梅子(楚國),載歌載舞,像湖南衛(wèi)視的《玫瑰之約》。那時候男女表情達意的歌曲,流傳下來,也許就是民歌的“祖奶奶”。

  信陽茶鄉(xiāng)春季的男女對歌,是否繼承了千年以前祖先的遺風,現(xiàn)在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二者不僅在同一地點——大別山綿綿山脈上演出,而且目的相同——男女青年以歌為媒,挑選自己的意中人,或者向意中人傳情。

  信陽毛尖茶,和梅子、木瓜一樣,成為愛情的載體:采茶妹子將雀舌一樣的新芽用嘴咬下來,噙在口里,放進胸前的抹兜里,毛尖嫩芽吸取姑娘的體香,炒制后格外馥郁芬芳,謂之“女兒茶”。姑娘將此茶在新婚之夜精心沏泡,隨芳心一起,獻給愛人……

  受民歌滋養(yǎng)情歌王子反哺民歌

  大別山的情歌,誰唱得最好?在商城縣文化局,孫基秀用地地道道的商城方言唱一曲《手扶欄桿》,如泣如訴,纏綿悱惻,聽得滿座人如醉如癡。

  孫基秀歌罷,說:“聽說信陽市全國著名的鄉(xiāng)土詩人陳有才老師,才是真正的大別山情歌王子。他呀,肚子里有3500多首信陽民歌,一張口就是火辣辣的地道情歌。”

  陳有才是固始縣人,大別山無處不在的民歌歌聲,自小滋潤著他。童年時代,民歌是他最好的精神食糧,耳濡目染,他已經(jīng)和同伴們學會了不少。七歲的時候,父親交給他一桿放牛鞭,他和同伴把牛趕上山后,最刺激的游戲,就是賽歌。少年的游戲,成就了他的一生,10多年后的1965年,他帶著山歌從大別山走進首都北京,出席全國青年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積極分子大會,受到朱德、周恩來的親切接見,得到周揚、胡耀邦等的熱情鼓勵。隨后,中央電視臺邀請他與著名民歌手殷光蘭、姜秀珍等同臺演出,現(xiàn)場直播。這個操著固始方言的信陽民歌手,因此走向全國。

  1960年,陳有才考上大學,積極地創(chuàng)作新民歌,因為遭到極“左”路線的迫害,不得不輟學回鄉(xiāng)勞動。回到家鄉(xiāng)后,他一頭扎進民歌的海洋里,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搜集了3500多首當?shù)孛窀琛_@些民歌中,絕大部分是情意濃烈的情歌。無意中,他成了信陽民歌最早的“搶救者”之一。

  3500多首民歌爛熟于心,使陳有才成了張口就是歌的熟練民歌手。他借鑒民歌創(chuàng)作的大量新民歌,陸續(xù)在報刊上發(fā)表,引起了團中央的重視。陳有才進一步吸取民歌營養(yǎng),融會當代詩歌,把信陽民歌的五句模式,發(fā)展為自由體的民歌體新詩,文學評論界譽之為:繼李季、阮競章之后,不可多得的民歌體新詩人。

  在1996年的第二屆黃河筆會上,陳有才一曲《想郎想得臉焦黃》和一曲《高高山上一丘田》,讓來自黃河流域8個省區(qū)的詩人、作家們舉座叫好,“情歌王子”之稱從此叫響。

  信陽唱民歌的人很多,但把民歌作為語言文學藝術(shù)發(fā)揚光大的,唯有陳有才。他同時代和他身后,汲取信陽民歌營養(yǎng)成長的詩人有一個龐大的群落,被文壇稱為信陽詩歌方陣,但再沒有人選擇用民歌體“說話”。

  信陽民歌VS信天游細膩中抒發(fā)真情

  10年前的那屆黃河筆會,唱響了信陽民歌后,來自陜西的詩人、作家邀請陳有才演唱一首陜北民歌。陳有才略一沉吟,唱了首《拉手手親口口》——

  你要拉我的手手,我要親你的口口。拉手手,親口口,咱二人旮旯旯地走。

  高亢、嘹亮的嗓音,韻味十足的陜北風味,讓唱慣了“信天游”的陜西省作協(xié)的詩人們心服口服。這首民歌被陜西省作協(xié)當場指定為“會歌”。

  在漢民歌里,陜北民歌因為陜北在中國革命中所居的地位,在當代得到特別豐富的營養(yǎng),也得到很好的發(fā)揚。與其相比,信陽民歌在全國民歌中的地位就差得多。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中國民歌》網(wǎng)上,甚至沒有信陽民歌。信陽人自認為民歌資源不如自己的鄰居南陽,倒是在該網(wǎng)上占了一席之地,和豫西民歌一起,成為河南省民歌的代表。同時,大別山南麓的荊楚民歌,也在該網(wǎng)上占有一席之地。

  “信陽民歌和荊楚民歌、南陽民歌同宗,同時發(fā)軔,同一文化源頭。只是后來分道揚鑣,結(jié)合各自的地域特點,形成了各自的風格。”信陽市文化局副局長李群立說。他認為,對個性鮮明、家族龐大的信陽民歌來說,這顯然不公平。

  倒是中央電視臺,多年來一直在關(guān)注著這片熱土,并不斷把信陽民歌推介給世人。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民歌。和陜北民歌的粗獷豪放相比,信陽民歌明顯細膩、溫婉。信陽市文聯(lián)主席廖永亮解釋說:“大別山地區(qū)都是山區(qū),農(nóng)民被分割在群山之間,其勞作、生活大都在一條沖谷之間。交通不便,村落稀疏、人口分散,使得當?shù)刂饾u形成規(guī)模小、出行便利的演唱組;演藝人員每場演出面對的觀眾不足百人,不需要太大的嗓門。”凡此種種,造就了信陽情歌乃至整個信陽民歌的特性:重詞輕曲,歌詞讓人眼花繚亂,曲譜變化不多;曲調(diào)不似信天游的大起大落、回腸蕩氣,卻偏重細膩的詠嘆回旋。這也恰恰成了信陽情歌的不足。因為這類曲調(diào)不容易傳唱,所以,今天的信陽,難得有幾個年輕人會唱幾首祖輩們傳唱了千年的當?shù)孛窀琛?/p>

  用趙本山忽悠范偉的話說:悲哀啊!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報 2006-12-30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shù)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