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1年,老子誕生在鹿邑,取名“貍兒”(老子為東夷族,“貍兒”是老虎的意思)。2000多年來,鹿邑人民世代崇拜虎文化,傳承制作虎頭鞋、虎頭帽及虎文化風俗至今不衰。
鹿邑虎頭鞋、虎頭帽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廣泛性與當地民俗密切相關,鄰里之間相互觀摩、學習、取樣、競爭。鹿邑縣虎頭鞋、虎頭帽豐富多彩,具有楚文化的裝飾性,整體看粗獷彪悍,做工精致細膩,針針線線嚴謹周密,具有中原文化的鮮明特征。專家考核后認為在現代民間工藝中,鹿邑虎頭鞋、虎頭帽及虎文化具有中華民族虎文化的代表性和典型意義。
鹿邑虎頭鞋、虎頭帽不僅穿戴舒適,具有實用價值,更具收藏價值,成為民間美術收藏家們爭相選購的重點,又有避邪吉祥之意,極具文化、歷史、文學、藝術、等學術價值,值得深入研究。在2012年首屆河南民間藝術大展中,鹿邑虎頭鞋、虎頭帽備受關注,榮獲一等獎;在薪火相傳---河南省非遺生產性保護成果展中,鹿邑虎頭鞋、虎頭帽被作為展會標志性圖案使用,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2015年,入選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