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縣退休老干部張卓恭歷經多年,潛心研究,樹立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多以篆書的形式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因新穎的風格、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收藏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
此幅八仙祝壽瓶,蘊涵了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是將古代八仙祝壽的神話傳說與現代人們生日祝壽結合起來而創作出的新的藝術形式。作品一組以傳統的中堂對聯形式布局,中間一個瓶子,瓶內書寫有一百個異體壽字,作品的中上方書有一個比較大的篆書“壽”字。兩邊各有一副對聯,上聯為“鐘離磐石把扇搖,果老騎驢過肖橋;湘子花籃獻蟠桃,拐李先生道德高。”下聯為“洞賓背劍清風客,國舅執板云陽落;彩和瑤池玉簫品,仙姑祝酒長壽歌。”整幅作品表達的是人們對吉祥長壽的美好祝愿。
“此作品共有一百零一個‘壽’字,每個‘壽’字都不一樣。在結構、用筆、整體章法上既整齊和諧,又富有變化。壽瓶造型來源于歷朝歷代中國流傳下來的國寶瓶樣,寓意‘平安吉祥’,用在此處既保留了文字樸拙莊重的風骨,又使整部作品和諧統一。而且,八仙祝壽瓶在學術上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為研究古文字和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便利,具有很好的收藏價值。”一位收藏專家這樣評價。
張卓恭,字敬賢,1936年生,鐵硯齋主人,淮陽縣人。1954年參加工作。現為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員、東方藝術研究院終身名譽院長、翰墨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炎黃書畫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周口市書法協會會員。
他擅長篆書、隸書,尤其是百字系列——百壽、百福、百喜、百祿、百龍、百鳳、百吉、百祥、百虎、百鶴、百歲等系列作品,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一定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
他的書法作品曾在“第七屆國際書畫審美大賽”中獲金獎;在“中、韓美術友好交流展”中獲一等獎;在“藝術名家金杯獎”中獲金獎;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暨慶祝建國55周年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中獲一等獎。其部分作品入選《第七屆國際書畫審美展作品集》、《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中華書畫藝術精品集》、《中國書畫藝術》等數十部子集中。王羲之故里也收藏有他的作品。■見習記者 楊正華【原標題:張卓恭篆書百壽瓶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