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感故事
剖析人性感動人心
豫劇《清風亭上》是在古典豫劇《清風亭》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新劇目,在“得子”、“養子”、“失子”、“尋子”、“墮落”、“認子”6場戲里展開的曲折故事情節和跌宕起伏人物命運。
本劇講述張元秀夫婦在清風亭上收養了棄嬰張繼保,并含辛茹苦地將他養大成人,可最終換來的卻是生生被“忘恩負義”的養子雙雙氣死在清風亭上。
昨晚演出的舞臺設計樸實而不失恢弘,與劇情配合完美。演出一開始,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而降,飄飄灑灑落在一座青灰色的清風亭上,一對粗布衣服的鶴發夫婦蹣跚而來,把觀眾帶入了一個發人深省、觸動心靈的故事當中。拾子的喜悅、養子的艱辛、放子的明理、尋子的苦楚、失子的悲痛,均被河南省豫劇二團的優秀演員李樹建和柏青演繹得淋漓盡致,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腔都飽含真情,這種真實的情感直接觸摸到了人性深處的善與惡,因此也在自然而然中深深打動了人心,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都看得目不轉睛,并隨著劇情發展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
經改編而成的豫劇《清風亭上》注重劇情的合理性,反映人性的真實特點,所以在第三場父子離別戲中,養子雖渴望富貴卻也不舍養父,養父雖深愛養子,但為了他的前程而含淚分離,不僅養父與養子之間的難舍難分格外真實,養子在離開時喊出的日后報答養父母的誓言也與他后來的變心對比強烈,直擊人心。
“二度梅”李樹建
刻畫人物出神入化
本劇的主演李樹建是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 、河南省男演員首位“二度梅”獲得者,也是“豫西派”的杰出代表。從藝20多年來,他先后主演了《大登殿》、《清風亭》、《鄉村警官》等十幾部優秀劇目,挖掘整理“豫西調”的傳統聲腔遺產,走訪“豫西調”名家,不僅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順演唱的基本特點和韻味,還將擅長表現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調”發揚光大,既有馬連良“衰派”的散淡優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蒼涼悲壯。李樹建不僅在河南頗有影響力,不少成都觀眾也是專程為他而來,昨晚的演出令觀眾大飽耳福、眼福。
李樹建是第二次來成都演出,在去年的雙年展精品劇(節)目展演上,他領銜主演的《程嬰救孤》令蓉城觀眾記憶猶新,昨晚,他在《清風亭上》的精彩表演又令觀眾贊嘆不已。李樹建的扮相樸素大氣,演唱蒼涼中透著剛勁,表演細膩而傳神,將張老漢從撿子、養子到舍子、恨子的內心情感波動演繹得生動而自然。觀眾崔女士擦著眼淚激動地說:“去年看了李樹建的演出很受震撼,所以今天又來看,這臺戲同樣感人,做人不能忘恩負義,子女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吶!李樹建不愧是豫劇名角兒,演得太好了!”本報記者 祝丹妮【原標題:悲情故事看得觀眾淚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