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城東大街路北上蔡一中院內有一口深不見底的古井,井邊豎有一碑,上有原省書協主席王澄題字曰:“李斯井。斯既沒有雞鳴于井上。”這是怎么回事呢?話還得從頭說起。
戰國時,楚國上蔡城東門里路北住著一戶殷實人家。宅院分前后兩層。前院是家人的住房及客廳,后院種植花草、樹木、蔬菜,建有三間書房和兩個亭臺。公元前280年9月5日,主人李營正和好友王存道在書房談古論今,忽聽到門外“喔喔----喔喔----喔喔----”三聲雞叫。李營推門出來,見井欄桿上有只大公雞,身高翅健,羽毛豐滿,紅光閃亮,紅冠高聳,兩眼虎圓有神。李營正納悶哪來的這只大公雞,忽見那雞拍打著翅膀飛往前院去了。李營好奇地跟著公雞來到前院,那只公雞卻不見了。只聽見嬰兒“哇哇”哭啼聲。接著一個40多歲的婆娘從屋中跑出來,邊跑邊喊:“老爺大喜!老爺大喜!夫人生個王孫!”
李營聽到喜不自禁,三步并作兩步到書房告訴王存道。王存道凝神片刻說道:“這孩子生在辛酉年、酉月、酉時。酉為雞,那只公雞引頸高鳴,看來與雞有緣。”王存道用蓍草筮了一卦,卦辭曰:斯人佐水,洋洋其京;西相嬴君,六合為一。王存道對李營說:“秦國嬴姓,水德。看來這孩子要輔助秦國統一天下了。”這個孩子就是李斯。
李斯長大后,拜師荀卿學習帝王將相之術,學成后,西行事秦,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起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李斯也成為千古一相。“翹翹者易折,晈晈者易污。”李斯遭趙高陷害,落得個身首分離、家滅九族、地挖三尺的悲慘下場。李斯冤死之后,楚地陰雨連綿三月。上蔡城東大街故居草長鶯飛,人跡罕至。在李斯及家人遺骸從長安運回經過上蔡城的那天,忽聽李斯宅內雄雞“喔喔喔----”高叫。李宅西邊住著一位姓王的賣胡辣湯的鄰居,聽到雞叫聲心想,李斯院早已無人,一定是哪來的野雞,正好捉來殺掉做一鍋好湯賣錢。于是便越墻跳入了李宅內,循雞聲到井臺邊。見一須發皆白的老人正在井邊沉思。姓王的便向老者長揖問道:“敢問老人尊姓大名?”老者沮喪地長嘆一聲道:“老夫乃秦丞相李斯,受趙高陷害,魂歸故里。”王氏一聽拔腿想跑可腿不聽話。老者又說:“不要害怕。我本是天宮的司晨星,誕生時高叫三聲向天下顯威。結果輔秦統一六國,功高蓋世卻被奸佞陷害尸首異地,天理何在!”說罷忽然不見了,只見井臺上一只高大的雄雞羽毛殘落、遍體血跡,引頸高叫:“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那叫聲似說:“我冤枉----我冤枉----我冤枉----”
王氏把見聞傳出,消息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古蔡大地。有好事者立碑以記之,使之流傳至今。“井上雞鳴”也成為著名的“古蔡八景”之一。
流傳地區:上蔡縣
講 述 者:聶 臣 男 54歲 公務員 大學文化
記 錄 者:梁國華 男 44歲 公務員 大學文化
采錄時間和地點:2006年4月采錄于縣城東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