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新鄭市,有這樣一個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村子。這里曾經人人精通制香,家家開有香坊,人們不僅住上了青瓦庭院,生活富裕,就連整個村子都成為當地政府的納稅大戶。
但在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之后的今天,這個村子卻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依然執著地用傳統工藝來制香,“不為旁啥,就為了保護老祖宗留給咱的財富。”
這位曾遭受過家人的不理解、外人的冷嘲熱諷的倔老人,如今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成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但對他來說,未來還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兒讓他十分揪心,那就是傳承。
【回望】
“地有千頃,不如姓耿”
四百多年前,耿氏一族遷居至現在的河南省新鄭市龍王鄉耿坡村,發展成為當地最為富有的一個村落,與這個家族世代相傳的制香技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祖輩們講,俺姓耿的這一族人,雖然搬來這兒(新鄭耿坡村)才四百多年,但家族的制香技藝卻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作為第十三代耿氏人,67歲的耿發旺從小就聽父輩們講家族的制香史,而根據該村現存的老香印和耿氏族譜等遺物推算,在明末清初時期,耿氏制香產業已達興盛期,村里100余戶人家中,就有98家香坊。
由于耿氏香以該村天然的含硝鹽堿量較高的地下水為制香用水,并在沙鄉干燥的自然環境下生產,具有獨特的柔而不脆、質地密實等特點,所以全國不少商販都慕名而來,而制香賣香的耿坡村也因此變得十分富有。
“當年俺村是納稅大戶,家家戶戶都有錢,一直流傳的‘地有千頃,不如姓耿’的俗語,就是這么來的。”說起這段往事,耿發旺笑了。
【突變】
“破四舊”時 只能偷偷制香
全國各地爭相來耿坡村買香的這種繁盛之景,在上世紀60年代“破四舊”時,戛然而止了。
“說制香是搞封建迷信,必須清除。”耿發旺還記得,當時村里各家各戶都遭到了地毯式搜索,所有的制香器皿、香灶香爐必須全部上交,而這些被收上來的制香工具,最后都被堆在村頭一個大坑里進行了焚燒,而那場大火,足足燒了7天7夜。
“我偷偷跑去看了,那火光都有十幾米高,看著心疼人。”眼眶有些泛紅的耿發旺嘆了口氣。從此,耿坡村里再也沒了香火繚繞,也沒了往日的車水馬龍。
可生活還要繼續,人們開始另想他法謀生,漸漸地,有人開始種地,有人做起了其他生意,當然,也有人在冒險偷偷制香,而耿發旺家就是這群“地下”制香人中的一員。
【選擇】
“老祖宗留下的是財富、是文化,不能丟”
即便耿坡村里有人為了生計,開始偷偷制香,但那畢竟是少數。“不管是害怕遭人說,還是認為這就是迷信,反正是沒人做了,但這咋會是搞迷信啊!”耿發旺有些著急,太陽穴上的青筋依稀可見。“香最初是用來驅蚊蟲、安神的,后來才用到拜佛敬神上。”眼看祖輩們留下的手藝要失傳,耿發旺很是著急,一些長輩也找到當時正在八千鄉當公社團委書記的他。“聽他們說俺莊的香要失傳了,我說,爺們兒放心,有我在一天,就有咱耿氏香弘揚的一天。”
許下諾言的耿發旺背著家人辭去公職并歷時3年,走訪村里老一輩制香人,查找相關制香文獻,不斷進行試驗。
為了買制香材料,原本富裕的耿發旺把存款花了個精光,還把老伴兒用來供養3個兒子上學的牲口賣了,而他得到的是孩子們的不理解和村里人的冷嘲熱諷。在他心中,“老祖宗留下的是財富、是文化,不能丟”這個信念更重要。
好在如今,耿氏香在耿發旺的帶領下得到新生,目前有宗教香、家庭生活香、盤龍香等六大類20多個品種,不僅頻頻現身全國各地的祭拜活動,還被列入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而他也得到了家人及鄉鄰的理解。
【守護】
守住傳統制香規矩和工藝就守住了“香文化”
在耿坡村一片水泥廢墟中,有一個青磚和板房相結合的小院子獨立其中,這就是拆遷后耿發旺臨時搭建的香坊。
如果想進入香坊,來人必須先用清水凈手,一來因為香坊內全是中草藥,怕造成污染,再者,香多用來祭祀,必須予以尊重。
倔強得讓人有些敬佩的耿發旺,至今仍堅持著祖輩傳下來的制香規矩。比如,制香要用榆樹皮做黏合劑,但賣榆樹皮的人進香坊前,必須給榆樹皮墊個草席或墊子,如果直接放地上,耿發旺二話不說,直接不要……
“守住這些規矩和工藝,就是守住了老祖宗留下的‘香文化’。”而這也是耿發旺制的香即便用雙手敲打、拋出數米,也不會斷裂的原因。
【傳承】
最擔心的是手藝沒人傳承
因為做工考究、材料天然,耿氏香的造價較高,根本競爭不過工業化生產的香,雖然發展受阻,但耿發旺對此并不太在意,他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這門手藝到我這兒斷了,太可惜”。
眼看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幾年前,耿發旺便開始尋找傳承人,也曾收過不少徒弟,但“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愿學,嫌累、不掙錢,有的人把東西都給我順跑了”,而他的小兒子耿偉杰雖然會做,但又不愿做——因為制香遠遠比不上打工的收益。
耿氏香的傳承和發展,讓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趙利濤和新鄭市文化館的兩任館長都十分憂心。“它(耿氏香制作技藝)對研究中原地區的香文化、佛文化以及祭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歷史都有參考價值,而且對促進當今制香產業的發展也很有幫助。”新鄭市文化館原館長王健民說,他會再去做耿偉杰的工作,讓他盡早接替父親,傳承耿氏香所蘊含的“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