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派
武術門派中,最獲文學家青睞的當然是少林寺。據民間傳說,早在北魏年間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裝僧眾保衛寺廟財產。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混戰,割據洛陽的王世充與占據關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帶廝殺。少林寺洞察時局,決定站在李世民一邊。寺僧率眾以拒偽師,幫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穩后,少林寺“屢被恩寵”,還被特準建立武裝僧兵。從此,少林寺形成育經拜佛與練武并重的傳統。
到了明代中葉,少林寺棍法已自成一派,寺僧參加了江浙沿海抗擊倭寇的戰斗,在各路應募兵馬中“最為驍勇”,于是聲名大震。明朝亡后,一些前朝遺老隱身少林寺,“殫精奮力于技擊之練習”,為“滅胡興漢”之謀。相傳顧炎武抗清挫敗,曾路過少林寺,作五言長詩追憶少林武僧隋末立功、明代抗倭的功績,哀嘆“豈無材杰人,發憤起頹廢”。又傳明朝宗室朱德疇入少林寺剃度為僧,后為少林寺主持,號“痛禪上人”。他曾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
武學特點及定位:少林佛門禪學博大精深,武學也是天下外家功夫之宗
少林寺童子功、鐵砂掌、梅花樁、五行拳、八段錦、易筋經十二段錦、十八般兵器等少林功夫和絕技造就了無數武林高手,且自立派以來少林一直以主持正義為宗旨,因此在武林中威望極高……少林不收女弟子,所以想加入少林角色必須是男的。
掌門人:少林方丈釋永信
永信法師,俗姓劉,名應成,法名永信。現為少林寺方丈,少林寺第30代方丈。
1987年,行正法師圓寂。22歲的釋永信承師衣缽成為少林寺住持,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員會主任,全面主持寺院工作,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寺院住持。1999年,釋永信升座成為方丈。
他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武打小明星釋小龍的師傅。是中國首個取得MBA學位的僧人。釋永信成立少林寺武僧團、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少林影視公司等機構,對少林寺進行商業化的經營和推廣,并因此引起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