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成為河南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22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聲樂碩士,為回報家鄉,毅然放棄留京工作的機會,為中原老家服務三年。自幼喝黃河水長大的在京河南人吉喆,以最青春的姿態紅動中國音樂界,最動人的思鄉曲,唱響了一個80后的青春圓舞曲。
人物名片
吉喆 :中國武警文工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二級獨唱演員,中國最年輕的聲樂碩士,出生在河南鄭州,15歲考入河南大學,22歲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
●軍人世家里的音樂“萌芽”
不施粉黛,也不戴任何首飾,唯一和時尚沾邊的,是粉紅色的蘋果手機外殼。
11月25日,著綠色軍大衣的80后吉喆出現在東方今報記者面前。在武警軍樂團工作的她,坐在沙發上也是腰桿筆直。按照軍樂團的管理規定,軍官外出時可以穿便裝,吉喆說,自己也愛美,但北京的天冷了,還是發的軍大衣穿起來暖和。
2010年,吉喆進入了武警文工團,軍人出身的爺爺得知后,非常高興,給孫女寫了一封信,信里大談如何適應部隊生活。
其實,年輕的80后吉喆,早已和部隊有著難解之緣,她出生在鄭州,不但爺爺是軍人,父母也都是軍人。
在她三歲時,爸爸從部隊復員,發了3000多元復員費,那時候家里的經濟條件也不好,可是爸爸還是咬牙借了2000元,湊了5000多元給吉喆買了架鋼琴,并給她請了老師,因為爸爸聽幼兒園阿姨說,小吉喆很有音樂天分,聽到音樂的節拍,會有節奏地晃動身體。
●15歲的河大學生
就是這架鋼琴,開啟了吉喆的藝術之門,直到現在,她還在后悔,小時候的自己太偷懶了,沒有好好練琴。
5歲的時候,吉喆就考進了河南省電視少兒藝術團,12歲那年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績考上了河南省藝術學校的舞蹈專業。但圍繞著她上不上藝校的問題,父母卻發生了爭議,母親覺得在鄭州名校八中上學的女兒學習成績很好,將來肯定能考個重點大學。而上藝校肯定會耽誤文化課學習。
因為吉喆喜歡跳舞,河南省藝校又看中這匹千里馬,還破例答應了吉喆父母的要求,吉喆有了個小特權,她不用像其他學生一樣住校。
吉喆說,父母都不是搞藝術的,在他們眼里,學習好是最重要的。不讓住校,是為了晚上補習文化課。
河南省藝校離吉喆在鄭州的家很遠,每天晚上,吉喆的父親騎著自行車把吉喆送回家,請人給吉喆補習文化課。早上,媽媽再把吉喆送到藝術學校。
15歲那一年,在河南全省統考中,吉喆以聲樂、舞蹈兩個專業第一的優異成績,被河南大學聲樂系特招錄取。
●與彭麗媛、宋祖英同上優秀榜
當時,吉喆的大學同學,年齡至少比她大3歲。
因為年紀特別小,校、系領導和各專業老師,還有她的同學們,對吉喆給予了特別的呵護和照顧。大一時,去杭州演出,過馬路時,聲樂系邱亞洲教授像母親一樣緊緊拉著她的手。怕年紀小的吉喆缺少營養,邱亞洲教授經常晚上特地給吉喆送些面包、巧克力等食品。大學四年,連她出門坐公交車,都有同學陪著。
大四畢業時,幸運再次降臨,她成為中國聲樂界泰斗金鐵霖老師的碩士研究生。碩士畢業一年后,恰逢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音樂學院推出優秀學生榜,第一名是彭麗媛,上榜的還有宋祖英、閻維文等,而在這個榜上,吉喆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2009年年初,金鐵霖從教45周年紀念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吉喆與彭麗媛、宋祖英、戴玉強等“師姐”“師兄”同臺演出,并第一個出場演唱。
●出訪異鄉 不忘推介河南
2007年碩士畢業后,被媒體稱為中國最年輕的聲樂碩士的吉喆,受到了包括二炮、空政等部隊的青睞,但吉喆拒絕了留京發展的機會,選擇回到鄭州歌舞劇院工作。在為家鄉工作三年后,在武警文工團的力邀下,吉喆從此成為在京河南人。
2007年8月底,鄭州歌舞劇院特別為她量身打造的歌舞劇青春版《清明上河圖》在開封首演,90多名國家一、二級演員提供樂器伴奏,女一號就是飾演李師師的吉喆,吉喆的精彩表現,也為自己贏來了又一次機遇:受外交部委派出訪新加坡。
2008年9月17日,第一位出場的吉喆,在新加坡國家大劇院演唱了江蘇民歌《茉莉花》以及新疆民歌《一杯美酒》,還應邀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合影。
在吉喆的歌聲中,如醉如癡的新加坡觀眾意猶未盡,主辦方特意為吉喆又加了一場獨唱音樂會。在這場臨時增加的專場晚會上,吉喆特意植入了河南元素,把著名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改編成歌曲演唱,并特意向觀眾介紹這是來自中國河南的著名劇目。
■ 對話吉喆
幸運和流的汗水成正比
東方今報:軍人家庭對你的人生帶來了什么影響?
吉喆:我每天晚上11點前一定睡覺,這就是父母對我的影響。軍人家庭的出身還讓我特別乖,我現在都不敢拿手機玩自拍,很長一段時間,媽媽連耳朵眼都不讓扎。
東方今報: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幸運女神會一直眷顧你?
吉喆:人生幸運和流的汗水成正比,我在北京念碩士的四年期間,連天安門都沒去過,為了最大限度地學好聲樂,我住在中國音樂學院對面的地下室里,這樣可以節約交通時間。
在念大學、研究生期間,就有影視公司和企業請做代言和拍影視劇,我全部拒絕了,因為怕耽誤學業。同學們形容我說,不是在練功房,就是在去練功房的路上。
東方今報:當初,留在首都仍然可以報效家鄉,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回去?
吉喆:我是喝黃河水長大的,沒有家鄉的培育,就沒有我的今天。對故鄉的感恩情結已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我的第一張獨唱專輯,將于下個月推出,在這張專輯里全是歌唱家鄉的歌曲。
【點評】
15歲上大學,22歲成碩士,中原“百靈” 吉喆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光鮮履歷背后,是關鍵在做的河南人精氣神,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和地理中心河南深情厚誼的象征。
點評人:
劉金山: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