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是宋朝詩人楊萬里贊嘆荷花的不朽詩句。荷花,別名蓮花、澤芝、玉環、水芙蓉、六月春等,素有“花中君子”的雅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的一首《愛蓮說》道盡了荷花的風骨。千百年來,盡管人們對荷花情韻各異,但喜愛贊賞的心態卻世代相承。炎炎夏日,我們不妨在瓷器中把玩欣賞“花中君子”,別有一番情趣與韻味。
仿琺華蓮池水禽紋雙鹿耳罐
琺華器亦稱琺花器或法花器,是一種以藍、綠、黃、紫、白等多種釉色為基調的低溫彩釉陶瓷器。它是在陶胎表面用帶管的泥漿袋勾勒出凸線的紋飾輪廓,分別以各種色料填出底子和花紋,入窯燒成。這件仿琺華蓮池水禽紋雙鹿耳罐,腹部蓮花荷葉迎風招展,一對白鷺佇立塘中,一派恬靜疏朗的景觀。而鷺鷥纖小,花葉碩大,更呈現出蓮塘之寬闊,大氣磅礴,色澤鮮艷,和諧悅目。
掐絲琺瑯蓮池水禽圖大罐
掐絲琺瑯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后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這件掐絲琺瑯蓮池水禽圖大罐通景裝飾蓮荷、鴛鴦圖案,色彩絢麗,特別是蓮花紅彩與荷葉藍彩,清澈明亮、溫潤通透、雍容華麗,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美的享受。
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碗
琺瑯彩是康熙晚期出現的一種釉上彩,是專供宮廷賞玩的御用瓷。它是在已燒好的素胎上涂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繪紋飾,再經爐火燒制而成。這件琺瑯彩蓮花碗滿繪瑞蓮佳荷,華彩繽紛,藍倚青綠,粉伴黃白。花朵或含苞,或綻放,婀娜多姿;蓮葉,見蜷展,見枯殘,意雅趣真。
銅胎畫琺瑯蓮池鴛鴦鼻煙壺
鼻煙壺是盛鼻煙的容器,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傳入我國,因其小巧玲瓏,晶瑩剔透,造型別致,攜帶方便,可以隨時地取出把玩欣賞,令人愛不釋手。這件鼻煙壺腹部勾畫荷葉,或舒展,或卷曲;荷花或盛開,或含苞待放;蓮蓬飽滿,水草修長,一只鴛鴦憩息悠閑在荷葉上,一只鴛鴦嬉戲于荷桿上,蓮蓬垂首搖曳,好一幅迷人的蓮池鴛鴦圖!此畫既呈現岀“艷影清漪”的詩情畫意,又表現了作者對閑適寧靜的渴望和甜蜜的愛情的贊美。
粉彩荷花瓷枕
瓷枕是我國古人夏日納涼的寢具。瓷枕始見于隋代,盛行于唐宋,李清照名篇《醉花陰》中“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的詞句,形象地將青白釉瓷枕喻為“玉枕”。這件粉彩荷花瓷枕上是一幅鴛鴦戲水荷花圖。兩只鴛鴦棲水而戲,身下泛起層層漣漪。水面上的荷葉舒展自如,隨風搖曳,三朵粉紅色荷花,或含苞欲放,或綻放爭艷,讓人心馳神往,遐思翩翩。細細摩挲,仿佛一縷縷淡雅的幽香拂面而來,溫馨宜人,讓人頓感心靜涼爽。
景德鎮粉彩手繪荷花瓷瓶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種釉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制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這件景德鎮粉彩手繪荷花瓷瓶,繪飾清新淡雅,極富國畫風格。看,花瓶上,婀娜多姿的荷葉,身姿搖曳;亭亭玉立的荷花,鮮艷欲滴;輕盈嬌巧的蜻蜓,翩翩起舞;追逐戲水的魚兒,搖頭擺尾,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令人嘆為觀止。作者:劉善文 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