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焦作美食 >> 美食訪談 >> 瀏覽焦作

博愛“三八”席,吃過沒(組圖)

2015/4/16 14:23:50 點擊數: 【字體:

博愛“三八”席,吃過沒(組圖)

博愛“三八”席,吃過沒(組圖)

 
博愛“三八”席,吃過沒(組圖)

 
博愛“三八”席,吃過沒(組圖)

    在中國人的美食字典里,是把水席當作洛陽的文化符號之一的。因為洛陽水席是迄今為止,中國宴席中唯一以整套宴席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也正因為此,我曾經以為洛陽水席是國內唯一的水席宴,沒想到在焦作市博愛縣,我居然也吃到了當地代代相傳的特色水席。不同的是,博愛人管他們的水席叫“三八”席。

  博愛印象

  博愛縣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北與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毗鄰,東與焦作市區、武陟縣、修武縣接壤,西隔丹河與沁陽市相連,南與溫縣隔沁河相望。

  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太行山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中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被驢友們贊為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風景名勝區、河南省十大旅游熱點景區,被譽為“北方三峽”的青天河就在博愛縣境內。

  這樣的自然風光、有山有水的地理優勢,按常理說,也應該盛產美食。但遺憾的是,扒拉一下網站,或者詢問一下周遭的驢友、眾多河南人,對于博愛縣的特產、小吃的印象基本停留在燒雞、四大懷藥上。

  聽到這類信息的博愛本地人通常會用大多數河南人聽不懂的山西腔(因與山西晉城交界,因此,博愛口音更接近山西晉城口音)說:燒雞是周口滑縣的,八竿子打不著博愛的邊兒;四大懷藥主要產于懷慶府地區,算是我們大焦作的,好不好?

  這種情況跟久慕開封美食之名而專程殺到開封胡吃海喝的那撥人,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因為偶爾的試吃行為是吃不出開封哪里的雙麻火燒最好吃,開封哪個胡同里的四味菜最好吃,開封哪條巷子里的蜜三刀最好吃的。

  這就是圍城內外的盲點和障礙。

  好吧,本期就兼帶掃盲的任務吧。

  何謂“三八”席

  博愛水席來自民間,是博愛、沁陽一帶特有的傳統宴席。當地人的紅白喜事、宴請賓客,一般都以水席待客。直到今天,博愛縣城、周邊鄉鎮及沁陽一帶隨處可見專做水席的飯店和水席園。

  但水席是一種比較書面的叫法,博愛本地人至今仍習慣把水席叫“三八”席。不過,別誤會,博愛“三八”席無關三八婦女節,是跟按順序上席的八涼、八小碗、八大碗的數字都是“八”有關,因此叫“三八”席。

  曹靜,是吃著“三八”席長大的、土生土長的博愛人,因為熱愛自己的本土飲食文化,如今,在曹靜經營的博愛沁園春大酒店里,博愛“三八”席被列為主打宴席。

  曹靜介紹,傳統“三八”席的上菜順序是先上八盤涼菜,而后上八小碗熱菜,最后上八大碗熱菜。整場宴席24道菜,除八個冷盤外,其他八小碗、八大碗,道道帶湯水。

  曹靜認為,博愛“三八”席是由博愛地區的地理環境、風俗禮儀、生活習慣所決定的。自古以來,博愛當地民間多食湯類,常常把主副食放在一起,煮成稠湯,吃菜也多以燴菜為主,如漿面條、土信面、糊涂面條、雜拌、雜碎湯、丸子湯等。這種飲食習慣對博愛“三八”席的產生都有重大影響。

  新聞

  “傳統的博愛‘三八’席,對涼菜、熱菜裝盤器皿的尺寸都是有要求的。”曹靜介紹。

  八涼

  傳統“三八”席的八個涼菜一般用七寸青花瓷平盤裝菜。

  八個涼菜是按四葷四素搭配的,菜品可以根據季節、檔次因地制宜。但按照習俗,無論怎樣改菜單,有兩樣菜是必須保留的。

  一個是豬頭貢肉,另一個是博愛灌腸。曹靜介紹,豬頭貢肉看似普通,但制作非常講究。要用豬頭肉、豬尾、豬蹄汆水后,加入花椒、大料、蔥、姜一起煮。開鍋后,小火長時間熬制,使膠原蛋白充分溶入湯中,冷卻壓制后改刀裝盤。

  博愛灌腸跟河南其他地方的灌腸不一樣,是用豬大腸裝入五花肉、木耳、花生、淀粉、雞蛋等配料煮制而成的,吃起來更有嚼頭,口感也更豐富。

  其他涼菜還有花生米、蓮菜、芹菜、石花菜、白菜、紫紅蘿卜、荸薺、銀條、鹵肉、燒雞、皮凍、小車牛肉等(從中任選)。

  八小碗

  傳統八小碗用的是小號青花瓷海碗。

  按照傳統上菜順序,第一道上的是由海參、魷魚、蝦仁制作的三鮮湯。

  第二道是用豬肉片配上蓮菜、玉蘭片等烹制的一道重頭菜:肉片蓮湯。

  接下來是燴雞茸(或者清燉雞塊),然后是牛肉湯(或者牛雜湯),之后是飄著點點芝麻香、配著紅薯絲絲甜糯的芝麻紅薯湯(或者山藥湯)和紅棗蓮子銀耳湯。第七碗是酸酸辣辣、回味無窮的肚絲湯。八小碗中最后一碗是爽滑鮮嫩的燴白丸,寓意八小碗已上完,水席的大菜正式登場,開始上八大碗啦。

  八大碗

  傳統八大碗上菜改用大號青花瓷海碗。

  按程序第一個大碗是薈萃了腐竹、炸豆腐、魷魚、木耳、肉皮、酥肉等多種食材的博愛燴雜拌,這也是水席必上的特色菜肴,通常此時還會上一盤小點心。

  第二道就是由上好的五花肉和腐乳蒸制的香濃軟爛、肥而不膩的健腐肉,或者是博愛傳統名菜里酥肉,也就是黃燜肉(現今水席上很少吃到這道菜了)。

  里酥肉是用大塊五花肉,皮朝下把雞蛋黃(雞蛋清用于制作白丸)倒在肉上,用刀剁,再放些淀粉,把肉和蛋黃、淀粉全部混合在一起,再改刀成塊,下入油鍋內炸成金黃色。然后放入湯中煮熟,改刀裝碗調味,上籠蒸透,這道美味方可上桌食用。這道菜做起來需要一斬、二煮、三炸、四蒸多道工序,費工、費時,但更能檢驗廚師的技術。

  接下來就是寓意吉慶有余的糖醋魚(白事時以其他菜品代替),一碗綿軟細膩、入口即化的豆腐湯(或者木須湯、熘肝湯)。

  然后是滿(蠻)飯,也就是糯米甜飯,是水席中必上的一道甜品,是用江米配上蜜棗、紅棗、葡萄干、蓮籽、果脯、青紅絲、白糖蒸的類似于八寶飯的甜飯。

  第六碗是色澤紅亮、酸甜可口的山楂湯,第七大碗是黃燜排骨,最后一碗是雞蛋湯。

  雞蛋湯是用切碎的小酥肉、腐竹、西紅柿、海米、青菜等配料,把雞蛋液打進去之后,勾芡調味。此湯精妙之處在于要用足夠量的香醋或老陳醋,加入湯中,立即離火。

  按當地的習慣,大凡坐席者,吃了一肚子的雞鴨魚肉,食客已酒足飯飽,需要用酸酸的雞蛋湯清一清滿口的葷腥油膩,當然,還有一個用意:雞蛋湯一上,宣告宴席已經結束,喝過雞蛋湯就可離席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商報(鄭州) (2014-04-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回味悠長 博愛水席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