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玉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和濃厚生活氣息,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是城市商品經濟的繁榮。兩宋統治的300多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內,市鎮興起,商業發達,造就一個新型的消費集團——市民階層,玉器為普通市民服務的傾向成為銳不可擋的時代潮流。這種傾向在唐代初露端倪,宋以后成為玉器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為適應新形勢下新的消費需求,玉器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世俗道路,宋代玉器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煥發出了新的光彩。宋代玉器已拋棄了宋代依據理念憑空設想制作,而是追隨普通的社會心理,選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題材進行現實主義創作。其標志是,玉雕童子、玉帶板、玉帶鉤、鳥形玉佩、玉魚、玉花卉等作品普遍出現,在宋代經營玉器店鋪比比皆是。
宋代玉器的雕琢技藝以鏤雕法為主,這是宋代琢玉工藝一個顯著特點。宋玉的用途相當廣泛,從宮廷的藝術珍品到民間普遍使用的小件玉包飾等,都有發展。宋玉在形制和紋飾上講求對稱均衡,在圖案化的形體上透視出濃郁的生活氣息,達到生活和藝術高度統一。
宋代出現了規模可觀的玉雕市場和專門販賣玉器的店鋪,所販玉器大體有兩類:一類是古玉、仿古玉,該玉器是在宋代出現的老古之風影響下形成的。當時學者不知道發掘,所以憑購買古玉進行研究,還有一些人雅好古物,古玉、仿古玉的銷售,恰滿足了此類人的需要;第二是世俗玉器,世俗化玉器中,最典型的是宋代玉雕童子。現存故宮博物院宋元時期的玉雕童子數十個,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