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村民郭大到伊川大莘店安樂書院找邵雍先生,說欲出門做生意,求指明一二。卻見先生早已備好三個紙卷,表有一、二、三。囑曰,遇特別猶豫不決事時,可按序號開看。這日天快黑時,郭大到一條大河邊,離渡口尚遠,卻聽到船家喊“馬上開船了,快點來上船,最后一班了”。郭大趕路已是極度乏累,實在跑不動了,又怕耽誤這班船。正猶豫不決,忽然想到邵雍給他的三個紙卷,打開一號看,上寫“叫你上,你不上”,于是郭大擺手示意不上船。一會兒,船到河中間落船了(翻船)。郭大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快到年終,郭大做生意發財,腰纏萬貫與一幫商人同路回家。一日過山岡,登上頂峰,有一小廟,大家進廟游玩,忽聽有人喊,此處暢游強人打劫,大家快點下山嘍。郭大游興正濃,一聽不免掃興,正猶豫是否也下山,忽想到邵先生的紙卷。于是打開二號,上寫“叫你下,你不下”。于是在山上廟中游玩,天晚就住在廟內。
第二天,從容下山,一到街頭,就被昨天下山那一幫商人攔住,扭送到官府。郭大不解其意。官員開口就說,“你如何勾結強人劫人錢財,從實招來”。這時郭大才知昨天下山的那幫商人,下山當晚在旅店被強盜搶劫一空了。偏他一人沒下山免于被搶,懷疑他與強人是同謀一伙。于是郭大拿出二號紙卷讓官員看,并講解了一番前因后果。大家皆驚嘆不已。
終于到家了,郭大向妻子獻殷勤,以彌補不在家的歉意,勤快的打掃衛生,收拾屋子。正忙之時,頭部碰倒墻上掛的香油燈,頭發粘一些油。他心中忽然一動,心想這是咋了?就去用水洗頭,但水洗不掉油,讓媳婦取皂角,媳婦沒好氣說家里沒有皂角。郭大郁悶不快,忽想還有一個紙卷,就打開看,上寫“頭上有油你別洗,一斗谷子七升米”。不洗就不洗。誰知當晚半夜睡夢中,忽聽一聲慘叫,起來看時,媳婦的頭被人割了。
第二天,大家都認為是郭大在外面混的有人,雇人把妻子殺了。于是差役把郭大抓到縣衙,縣官升堂,郭大將第三個紙卷呈上去。縣官看后,小聲把地保叫到跟前問,“有沒有叫“康三升”的人?地保說,有,是個地痞流氓無賴。縣官命捕快將此人捉拿到縣衙,沒動刑他就招認了與郭大妻勾搭成奸,晚上去殺人時殺錯人了。原來縣官極聰明,看到三號紙卷上寫“頭上有油你別洗,一斗谷子七升米”,這“一斗谷子七升米”,剩下的就是“康三升”。“頭上有油你別洗”,燈油是香油,那康三升夜半摸入郭大夫妻床前,先模這人頭發上油哄哄的,一定是女人了,于是毫不猶豫就把另一個人殺了,一聲驚叫,康賊知錯殺的是情婦,趕緊逃走,誰想邵先生早已有預言在先。
再舉一例。邵雍臨終前特意交代他的孩子伯溫說,我死后棺木裝殮時,一定叫來某某家那個小閨女到場看著。后來真到裝殮時,大家犯了難。按喪葬禮儀,老人裝殮是,女人不能在近前看。但父命不可違,邵雍的兒子邵伯溫只好請來某某家那個八九歲的小閨女到場監督裝殮過程。大家都不解其意。
幾十年后,那個八九歲的小閨女早已嫁到外村,有了兒子、孫子,自己以成老太婆。這天晚上正在紡棉花,隱約聽到孫子與幾個伙伴在商量去盜邵夫子的墓,說邵夫子與好幾個宰相是好友,墓中一定葬有很多寶物。老太婆聽清后,大聲把孫子一伙人叫到跟前,一五一十講了當年自己親眼看邵雍裝殮的情景,說邵先生棺材中僅有幾身衣服,其他啥也沒有。孫子一伙人驚異的張大嘴,頭上直冒汗,心中暗想“神人啊,真不敢冒犯呀”。
千年一來,邵夫子墓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