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洛陽 >> 走進洛陽 >> 印象洛陽 >> 瀏覽洛陽

血海怒濤古洛陽

2017/7/25 10:56:27 點擊數: 【字體:

血海怒濤古洛陽

  從1944年4月開始的豫湘桂戰役,是日本傾全國、全軍之力,在中國發動的所謂“一號作戰”,表面看來是積極進攻,本質上卻是出于防御目的,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最后掙扎。參加豫湘桂戰役的廣大愛國官兵與日軍進行了鏖戰,付出了巨大犧牲。此役分三個階段,即中原會戰、長衡會戰和桂柳作戰。洛陽保衛戰是中原會戰中的最后一役。

  洛陽,中原有名的九朝古都,她的歷史是如此厚重!

  比如西下池這個村落,連許多洛陽人也未必知道這里發生過“紅葉傳情”的故事,以及公元755年唐官兵為抵擋叛軍安祿山進行的洛陽保衛戰。61年前,這里還發生過另一場異常慘烈的洛陽保衛戰,這一役,是在中國守軍與日本侵略軍之間展開的,尤其不能忘記。

  【洛陽血戰】

  歷史回到1944年5月4日。日軍一部渡過伊河,直逼龍門,洛陽抗日保衛戰正式拉開序幕。參戰的是第15軍和第14軍第94師的1.8萬名愛國官兵,而日軍總兵力逾5萬人。

  洛陽戰役大小戰斗上百次,其中以西下池、七里河、興隆寨、瞿家屯、西小屯、邙嶺、城廂等戰斗最為激烈。在保衛軍部的邙嶺后洞戰斗中,中國軍隊第194團所有能拿起武器的人都投入了戰斗。混戰中,二連連長韓昆生擒敵大隊長藤本,日軍蜂擁來搶,韓昆急忙刺死藤本,但自己也倒在敵人的刺刀下,副連長賈樂民見狀大吼一聲,抱著8枚手榴彈沖入敵群,與50多名日寇同歸于盡。

  最后的城廂巷戰尤為激烈。23日拂曉,日軍3萬多人集中進攻西門。洛陽百姓冒著炮火,背米送面鼓勵官兵英勇殺敵。24日,洛陽城破,愛國官兵各自為戰,或利用墻洞射擊敵人,或居房頂用手榴彈投炸敵群,或以刺刀與敵肉搏。巷戰中,日軍死傷8000余人,中國失去了3000多名健兒。25日下午,洛陽陷入日軍魔爪。

  洛陽保衛戰歷時21天,裝備落后的中國守軍孤軍奮戰,抗擊機械化裝備的日軍精銳之師,打死打傷日軍2萬人,炸毀敵人坦克60多輛,中國軍隊突圍官兵僅有2400多人,1.6萬名勇士用生命和熱血在中國抗戰史上譜寫了悲壯的一頁!

  【老英雄回憶當年戰事】

  記者曾經多次報道過的“花岡暴動”領導者耿諄老人,當年就是在洛陽保衛戰中身負重傷,和戰友們一道被擄掠到日本強迫做苦工的。記者整理幾次采訪耿老的文字資料,追憶那段令人難忘的歷史——耿諄說,1944年春天,日軍包圍洛陽。他所在的第15軍投入到慘烈的洛陽保衛戰。5月9日,日寇到達洛河南岸,開始向北岸發起進攻。時任連長的耿諄發現,他們的防地正面有5輛坦克車和大隊日軍,守軍重機槍手換上鋼心槍彈向沖上前沿的坦克側甲板射擊,抱起集束手榴彈沖向日軍坦克與其同歸于盡。那天,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5時,槍炮聲沒有停過。戰斗中,耿諄多處負傷,他撕破軍服包扎傷口。耿諄所在的部隊得到掩護全師撤退的命令,耿諄帶傷繼續指揮作戰,后終因失血過多而暈倒。下午6時,耿諄所在連奉命向邙山轉移。士兵們用門板將耿諄抬到了戰地醫療站救治。

  1944年5月23日,耿諄帶傷再次請命,帶領一個加強連把守隴海線一座鐵路橋。第二天凌晨,敵人向陣地發起猛烈的攻擊。上邊有敵機掃射,地下有大炮轟擊,那時,戰斗已不分敵我陣地,敵我混戰在一起,耿諄他們奇跡般地堅守了一整天,為大部隊轉移爭取了時間。就在耿諄下令撤退之時,他再次負傷倒地,不幸被日軍俘虜。25日,洛陽淪陷。

  【在和平里回望戰爭】

  今年8月11日,記者再訪當年的戰場,已經很難想像61年前那場慘烈的戰斗。洛河南北兩岸,楊柳依依,游人如織。享受著和平與寧靜的人們可曾想到,61年前,上萬抗日將士的遺體全被日軍慘無人道地拋進了洛河。61年前的血腥,與當今的祥和,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照!

  憑吊當年耿諄負傷被俘的洛陽東花壇鐵路立交橋,記者看到,橋下的公路上車水馬龍,橋上的鐵路上火車隆隆駛過。今年春天,耿諄曾在這里憑吊過他的那些英勇就義的戰友們,也許他想起了當年那飛舞的噴濺的鮮血、熾熱火紅的炮筒,還有一張張殺紅了眼的臉龐……

  如今,看一列列火車呼嘯而來,傾聽那漸行漸遠的轟鳴,仿佛是當年戰死沙場英靈們的沉重呼吸!

  稿件采寫任雙玲文字整理楊化濤

  咳喲!劃喲……烏云啊,遮滿天!波濤啊,高如山!冷風啊,撲上臉!浪花啊,打進船!咳喲!劃喲……伙伴啊,睜開眼!舵手啊,把住腕!當心啊,別偷懶!拼命啊,莫膽寒!——摘自《黃河大合唱·黃河船夫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光明村:一道溝,一座院,一個人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