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婚俗是嵩山地區長期形成的婚姻習俗,各項程序緊密相接,獨具特色,彰顯了中原文化風情。傳承了歷史形成的婚俗,“六禮之儀”。說媒、相親、定親、看好、送紅、添箱、抻床、披紅、謝廚、朝祖、掃轎、迎娶、拜堂、洞房、上頭、洗臉、甩面疙瘩、吃餃子、婚宴、宴后茶、鬧房、婚俗禮等。隆重、喜慶、熱鬧、吉澤,不僅保存了歷史婚俗,而且因人因地因不同需求而變化,使嵩山風俗特色鮮明,廣為流傳,代代相傳,影響廣泛,深受當地民眾喜愛,而且在周邊地區傳習。嵩山當今傳承的習俗,基本保有了“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迎親”的重要內容和程序,結合當地民俗細化為二十個程序,在舉行婚禮時因人而異,可繁可簡。
嵩山婚俗具有歷史性、穩定性、典型性、程式性、多元性、輻射性的特征,和重要歷史、民俗、禮儀倫理、地域風情,是寶貴的民俗遺產,是寶貴的中原婚俗的活化石。
2015年,被列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