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河南 >> 瀏覽文章

唱響玉文化 做大玉產業

2013/6/25 8:53:57 點擊數: 【字體:

唱響玉文化 做大玉產業

唱響玉文化 做大玉產業

□ 劉長秀

  玉雕工藝品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是文化藝術中的瑰寶。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玉雕在文明的進程中,發揮著極其獨特的政治、文化、經濟、藝術、歷史傳承和社會表現。河南悠久、深厚的玉雕文化積淀和豐富的玉雕資源,奠定了河南在我國玉雕產業中的優勢地位。剛剛閉幕的南陽第十屆玉雕節暨玉文化博覽會也取得了圓滿成功。

  河南玉雕產業發展歷史與現狀

  河南玉雕歷史悠久,河南玉雕業始于新石器時代晚期,成于春秋戰國,興于漢、宋、元、明、清,而盛于今。尤以南陽獨有的獨山玉,最為出名。以其得天獨厚的天然秉賦,色澤充盈,晶瑩剔透,品質脫俗,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享譽海內外。自古以來,南陽人發揮聰明才智,用勤勞的雙手開發利用寶玉石資源,為中華民族文明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工藝品如石珠、石墜等裝飾品的出現,表明原始人開始掌握玉石的選材、研磨工藝。隨著歷史的變遷,玉雕文化在中原大地一直蓬勃發展。

  近代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玉產業的發展得到進一步提升。以中國玉雕之鄉鎮平為例,全縣85%以上的鄉鎮有玉雕加工業,玉雕經營網點遍及全國各地。十幾個鄉鎮的經濟收入85%以上來自玉雕加工。其中以石佛寺鎮為核心,全鎮22個行政村,5萬人,玉雕加工專業村就有14個,直接從事加工的就有2萬多人,村村機器響,家家琢玉聲。“U”型玉雕灣中心市場和附近16個村首尾相連,形成14公里長,4000多家加工企業(以家庭作坊為主),5000多個門店,已基本形成了城鄉接合、專副結合、協調發展的經濟鏈產業基地。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了南陽、鎮平、新密三大玉雕產業集聚基地,同時隨著河南區域經濟的發展,在以上三大基地的帶動下,又興起了安陽、尉氏、洛陽、周口等新興玉雕加工聚集區。

  以文化促產業 玉產業發展迅猛

  黨的十八大吹響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角,這對我省大力弘揚玉文化,發展玉產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中國玉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基石,我國歷代玉器發展所形成的典章制度、社會道德、信仰習俗、藝術風格等反映了中華文明發展的軌跡,折射出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玉文化與玉產業的有機融合,推動了玉產業的快速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因此,做大玉產業首先要唱響玉文化,提升文化品位。

  玉產業作為特色產業,有其特殊性,要按照其自身特點,遵循其發展規律,走自己的道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依靠玉雕工匠們的市場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充分發揮民辦、民資以民營為主體發展、壯大玉雕產業,實現了該產業的持續發展。

  做大玉產業,必須使其有規模。據統計,南陽玉雕年銷售近2000萬件,約占全國玉雕行業總量的50%,年產值400億元。全市玉文化產業從業人數達40萬人。其中,鎮平玉雕產業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全縣有20%的群眾圍繞玉文化產業致富,資產超千萬、超百萬的家庭80%以上從事該產業。產品主要有飾品和擺件兩大系列、十大類近5000個品種。有了規模就有了效益、有了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有了規模才會促進產業鏈條的完善、促進產業結構的多層次和產業間的交叉和滲透。

  做大玉產業,要健全原材料供應鏈。河南玉雕就目前南陽、鎮平、新密三大基地來看,除本地出產的獨山玉、密玉供應相對有保障外,其他品種玉料資源基本上都是隨機性的,缺乏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健全原材料供應鏈和專業原料市場非常必要,迫在眉睫。從河南現有玉雕產業布局現狀看,應建立南陽、鎮平、鄭州三大專業玉料市場。南陽、鎮平保障本地市場,鄭州在保障新密的同時,兼顧安陽、尉氏、周口、洛陽的玉料供應,同時擔負起河南全省的玉料供應調節功能,甚至承擔我國中部玉料市場的調節作用。

  做大玉產業,要充分發揮名片的作用。培育品牌、名牌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拓寶、神圣、玉神等南陽玉雕名牌起著帶頭羊的作用。鎮平獲得的“中國玉雕之鄉”、“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石佛寺玉雕灣”等都是金字招牌,是鎮平的名片。這樣的名片要名實相符,才能對產業做大做強做出正貢獻,提供正能量。

  以產業興文化 玉文化厚重綿延

  “國家昌、玉業旺。”今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在不斷繁榮、昌盛;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隨著和諧社會的構建,人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作為尚美的飾物、禮儀的體現、財富的標志、和諧安寧化身的珠寶玉器,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關注,珠寶玉石首飾已成為具有濃郁文化內涵和發展潛力的巨大產業。特別是中國玉雕,在歷經久遠與滄桑的積淀之后,正沐浴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經濟全面繁榮的東風,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同時,隨著玉知識的普及推廣和玉文化的傳播弘揚,全民的玉文化意識再次得到升華和覺醒,廣大人民群眾已把崇玉、愛玉、賞玉、敬玉的情結提升到了一個理想而鮮活的境界。擁有、佩戴珠寶玉器更多地被視為一種文化、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珠寶玉器以其豐富獨特的文化內涵越來越滿足著人們的精神需求。

  精美的石頭在河南人勤勞、智慧、精巧的雙手中吟唱著小康之歌,幻化著藝術靈光,照亮了美好的未來。(作者系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原標題:唱響玉文化 做大玉產業)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13-05-1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