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宋桓公次子,子姓,名茲甫,謚號曰“襄”,為春秋前期宋國國君,頗有作為的政治家,以仁義見稱,被部分史料認作為春秋五霸之一,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宋襄公當上國君之后勵精圖治,以其庶兄目夷為相,行“東宮圖治”。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助齊國平定內亂,擁立齊孝公,因此在諸侯中確立一定名望。但是,在平定齊亂后,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與楚戰于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結果宋軍大敗,次年宋襄公因重傷而卒,其子宋成公王臣繼位。